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平天国壁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太平天国壁画

分类:【文化精萃】

太平天国期间,绘制在王府和馆衙墙壁、板壁和栋梁上的绘画,初期在广西永安州即有壁画;定都天京(今南京)后更为盛行。大部分已遭毁坏,现尚存的遗迹主要有南京堂子街、如意里、罗廊巷、苏州拙政园,江苏江宁方山,安徽绩溪,以及浙江绍兴、金华等数十处。其中堂子街的《防江望楼》、绩溪的《攻城图》、金华的《望楼》和方山的《守城图》,描绘太平军英勇攻守的场面。此外大量图绘山水花卉飞禽走兽,色彩鲜丽明快,艺术风格质朴,大都出于彩画工、船花师之手。相传扬州的画工李匡济、郑长春、洪福祥等,还有画家虞蟾、阳崇光等都曾参加制作。

在绩溪县旺川村曹氏支祠(俗称九思堂)内。壁画绘在左、右、前3面墙壁上,共7幅,内容包括进军、攻城、神怪故事、俚歌、题字等。其中1幅主画《攻城胜利图》,为墨笔所绘,长2米,高1.5米,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二月二十日太平军首次攻克旌德县城的写真。画中再现了当时旌德县城的构筑特点,城西北负山,城北有7级浮屠,城内有孔圣殿、文昌阁、城隍庙,东门有屋,门挂清军团练局招牌。太平军攻城军旅,以旌旗为先导,自左向右挺进,旗上有“太平天国”、“粤东同义”、“护天义”等字样。画中军士架2云梯攻城,城头厮杀,城下飞骑传令,北城大开,民众奔投太平军,显示了太平军战无不胜的威力。壁画题款为杨世林作,杨为当时侍王李世贤部队成员,他在参战后绘图以纪胜。这组国内罕见的壁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现已经全面整修。祠内增设太平军使用过的铁炮、大刀、铜钱、路条等文物,辟为壁画展览馆,对外开放。

在鲁迅路李家台门内香火堂上,东西两壁各有四幅太平天国时的壁画。东壁上一幅画狮、象,一幅画麒麟,还有两幅画战争故事。西壁上两幅画雷公斗敌,一幅画战争故事,一幅画凤凰和麒麟。在香火堂的大门上还画有一条金龙。这些壁画笔法粗犷,形象生动,具有民间绘画的风格。太平天国此类壁画遗迹,在绍兴一共发现18处,100余幅,以李家台门最为完整。

位于旺川村曹氏支祠(俗称九思堂)墙壁上。共七幅,内容包括进军、攻城、神怪故事、俚歌、题字等。主画《攻城胜利图》长2米,高1.5米,描绘太平军在1860年首次攻克旌德县城情景。图中展示了当时旌德县城构筑的特点,攻城部队高举“太平天国”、“粤东同义”、“护天义”旗帜,架梯登城,城头厮杀,飞骑传令等场景,以及清官兵长跪乞降,百姓出城欢迎太平军等场面。壁画题为杨世林作。杨为当时太平军匡王赖文鸿部成员。壁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曾被摄录参加华东太平天国起义100周年纪念展览。

太平天国期间绘制在王府和馆衙墙壁、板壁和栋梁上的绘画。大部分已遭损毁,尚存的遗迹主要有南京堂子街、如意里、罗廊巷,苏州拙政园,江宁方山下乐村,安徽绩溪曹氏祠堂,浙江金华太平天国待王府大殿及西院,绍兴李家台门等20余处,总计数十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如堂子街《防江望楼图》、绩溪《攻城图》、金华《望楼图》、方山《守城图》等,描绘了太平军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此外大量图绘山水、花卉、飞禽、走兽,色彩鲜丽明快,风格质朴。大抵出自民间画工之手,也有画家参加创作。相传扬州画工李匡济、郑长春、洪福祥等和画家虞蟾、陈崇光等,都曾参加制作。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