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平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平宫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崂山东部上苑山北麓,仰口湾畔,是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所建道场,初名太平兴国院。主殿为三清殿,系清代加修。陪殿为三官、真武殿。西院巨石顶如龙背,下有犹龙洞。东侧悬崖巨石似羊,名绵羊石。宫东北有狮子峰,峰顶岗峦平敞,可观日出。宫北山坡下涧水湍急,相传有白龙游戏水中,故名白龙涧。涧底累累巨石横跨两岸,水从石隙下溜泻,称仙人桥。山壁刻丘处机咏崂山七绝二十首。 又称上苑,初名太平兴国院,清代改为今名。位于崂山东部上苑山北麓,仰口湾畔。系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道场,金明昌年间(1190―1196年)重修。占地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房舍20余间。正殿名三清殿,配殿为三官殿和真武殿。周围古松蔽日,青竹婆娑。宫西绝壁矗立,下有天然石洞,名犹龙洞。洞内纵横各数丈,高敞如厦。洞顶镌刻“混元石”三字及星斗图案。洞旁眠龙石上,镌“犹龙洞”三字。宫北山坡下有涧水喷涌,相传曾有农人见白龙游戏其中,故名白龙涧。涧底巨石累累,横跨两岸,水自石隙下泻,称仙人桥。过桥山坡有巨石,上刻邱处机咏崂山七绝二十首及序。宫东北奇峰突起,形同巨狮,张吻作怒吼状,名曰狮子峰。峰巅岗峦平敞,云气弥漫,有“狮岭横云”胜景。宫东二里许,旧有东华宫,后为日军焚毁。宫南有关帝庙,规模较小。宫西南有槐树洞,分为上下三座石洞,互相通连,其景致为崂山他处所鲜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