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夫妻恩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夫妻恩爱分类:【中国民俗】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女性的社会低位最低,受封建礼教的约束最严重。她们在娘家做闺女时,要男女有别,不得与其他男子接触,要端庄淑静,孝亲持家,更要保持贞洁的节操,而一旦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嫁后,简直就成了丈夫的奴隶: 要低眉顺眼地侍奉丈夫和公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丈夫去世,要守节终身,不能随意改嫁;有的小有过失,被丈夫一纸休书,赶出家门。这种近乎残酷的柔顺屈从的夫妻之礼,在大家族中比较明显。而在一般的家庭中,则着眼于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因此,民间习俗中的夫妻关系是你恩我爱,白头偕老。 首先,在嫁娶方面,虽然要有媒人介绍,要听从父母的意见,但男女青年掌握有最终的主动权,要两厢情愿,不应强扭强绑,正如谚语所说:“两厢情愿,结为亲眷;门当户对,你敬我爱”,“强迫没有买卖,捆绑不成夫妻”,“强摘的花儿不红,包办的婚姻不美”,“宁嫁投缘的,不嫁有钱的”。其次,夫妻结婚成家后,更为看重的是过日子,持家致富,如谚语所讲:“要想家道富,娶个好媳妇”,“女儿无夫身无主,男儿无妇财无主”,“男人有福是个人福,女人有福是全家福”,“巧媳妇持门户,赛过能丈夫”,“有智妇人能当家”。再次,普通家庭的夫妻,其理想的关系是互敬互爱,白头偕老。民间有如下一些有关夫妻恩爱的谚语:“辣不过紫皮蒜,亲不过老婆汉”,“一日夫妻百日有恩,百日夫妻恩似海深”,“热不过的火口子,亲不过的两口子”,“吃得好,穿得好,不如两口白头老”。 此外,家庭中婆媳、姑嫂、妯娌,都有相处习俗,有一些不成文的家规家法。如:“婆媳和,全家乐”、“婆婆有德媳妇贤”,“婆管媳妇管到底,公管媳妇没道理”;“比你大,比你小,嫁给你哥得叫嫂”,“村中有个好嫂嫂,满街姑娘都学好”;“妯娌好,烦恼少”,“妯娌和,兄弟亲,妯娌不好家必分”。另一方面,在实际生活中,婆媳之间、姑嫂之间、妯娌之间难免会有矛盾发生,但对个别的恶婆恶姑,则会受到街坊邻里的谴责。 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和生活作风,是在家长有意的培养下形成的,有的甚至要经几代人的努力才逐渐形成。家风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家庭成员在街坊邻里、村里村外的声誉,而且对后人的前途都有很大的关系,做家长的都很重视对家风的培养与维护。有些大家族或文化较高的家庭,还写有家风家训一类的书,以传后代。如北宋大臣、史学家司马光(1019―1086),为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除著有《资治通鉴》等巨著外,还著有家礼家规之书《涑水家仪》,与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朱熹所著《朱子家礼》一样,十分著名,对大户人家很有影响。如《涑水家仪》中有关男女之分的规定:“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厕。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男子夜行以烛,妇人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人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铃下苍头但主通内外言,传致内外之物。”一道中门,把妇女包括女仆都圈在一个狭小天地之内,与外界隔绝,与异性隔离,将女子正常的人性扭曲,以至变成封建道德的牺牲品。 据《山西通志》记载,明代时芮城县有两个十五六岁的姐妹,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天下大饥,她们的母亲、父亲也饿死了,家中断粮,姐妹二人饥饿难忍,家里还有些金银首饰,但她俩不愿抛头露面,用首饰换取粮食,而活活地饿死。残酷的封建礼教把两个年轻女子禁锢得丧失了做人的本性和求生存的能力。更为可悲处是在过去的一些志书中,将这类荒唐事作为家礼家规的典范而大加赞扬。 一般说来,在封建社会,地位较高、接受儒家教育较深的家庭,家法家规执行得比较严格,而社会地位低下的市民和农民家庭,家法家规的约束力就要弱得多。如万荣县流传的由王赐琏撰写的《训子歌》,虽然产生于两百多年以前,其中有不少陈腐落后之词,但比起《涑水家仪》来其进步性较明显,更加平民化,因此广为流传,现附于后。 《训子歌》 得子晚,教子难,留下几句切要言, 须要你会听,须要你耐烦。 咱家本是贫贱家,你父志气却非凡, 无学问,少银钱,从来没受人褒贬。 六十二岁方得子,未能亲教心不甘。 学下几个不全字,无音无韵凑成篇。 你父本是庄稼汉,先把庄稼说一番, 犁田务农无他道,勤劳辛苦何待言。 锄要锄得细,犁要犁得端。 麦田要保墒,秋田不妨干。 牲口乃是庄稼本,昼夜不可离槽院。 草料休节省,拴系要妥然。 有粪忙送地,无事修埝畔, 大雨下毕往地走,庄稼熟了勤照看, 大偷自然要提防,小偷还要看得宽。 只要庄稼做造好,莫和地邻起争端。 戒懒惰,尚勤俭,或收或种要争先。 麦子切莫等熟过,七八分数就下镰。 装载不必装饱车,车重人畜俱担玄。 田禾到场须成积,成积先要晒得干。 粝机粮食须当事,纵然不吃能卖钱。 皮子柴草休作践,到冬方知烧的难。 这是家人本分事,你父亲经岂妄言。 倘若老天予碗饭,急忙读书莫清闲。 投师要投高明师,脚踏高处看得宽。 交朋要交胜己友,有人引路好向前。 挨人只要心有主,高低人儿莫下看。 功夫必须密密过,一步落空有弊端。 用心只要着实用,心儿越用它越尖。 才质火候不可假,行文作诗要自然。 道理必须认得真,差在毫厘谬在千。 果然学到真学问,一生可免求人难。 此是为父空望想,不如与你说家缘。 孝顺父母根本固,敬爱兄弟手足全。 教子须从幼时起,劝妻全在新几年。 叔伯父亲是同胞,姐妹与你气相连。 家庭和睦多祥瑞,休学乖忤生忌嫌。 乡党邻里护身符,有事相帮受称赞。 穷要干净富要宽,干净更比宽展难。 再穷都莫胡偷盗,大小是贼把嘴钳。 想钱休入赌博场,赌博场里丧家园。 饱时莫把饥时忘,丰年还记有荒年。 强徒匪人莫交往,谨防发案受牵连。 亲戚朋友不可少,胡结滥交枉费钱。 千万莫贷行利账,压穷多少假富汉。 背后莫论人是非,安知自己见不偏。 戒轻浮,慎语言,说话做事把理占。 平素日子戒奢侈,要饱还是家常饭。 穿衣勿须讲时兴,不热不冷便是仙。 一切坏事莫沾染,入井恐寻出路难。 正当使费莫缩后,千万不可胡花钱。 买卖不必多争竞,随行就市少耍悭。 毕生事情说不尽,几句粗言可类观, 你父虽然无学问,人情世事久经验。 未知你是何等子,教子成人理当然。 日后莫恨离父早,展卷读来父在前, 本应与儿讲当面,为父还能活几年? 果然你能到父上,用火焚化勿须传, 如若你还不及父,节书须嘱父遗言, 复何言,复何言,万般出于无奈间, 小有补,不枉然,全在为儿想当年。 另外,有些家族对家风家教十分看重,除有详尽的规则外,还有“几勿”或“几不”准则,容易记忆。如祁县乔氏中堂(即乔家)的“十勿”和“六不”。十勿:勿挟私仇,勿营小利,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妇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誉,勿破人之婚姻,勿倚权势而夺善良,勿恃富贵而欺穷困。六不:不准纳妾,不准虐仆,不准嫖妓,不准吸毒,不准赌博,不准酗酒。乔家“十勿”、“六不”的家规家法,对乔氏家族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周围一带的社会民风。 总的来说,家法家规家礼的主导思想是“顺从”,子女要顺从父母及祖父母,弟弟要顺从哥哥,妻子要顺从丈夫,媳妇要顺从婆婆。如若不能顺从,则要受到家法的制裁,如责骂、体罚,甚至于责打。传统戏曲《三娘教子》中,儿子不听话,母亲就罚跪,还命老院公“拿家法来!”此处的所谓“家法”,是指家长责打子孙的用具,戏曲上是马鞭,即用马鞭抽打。日常生活中,家长往往是用棍子、条帚、鸡毛掸子等责罚子孙,以至于有“不打不成爱”、“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之下出孝子”等谚语。如此教子,亦很不文明道德。 太原德升书局梆子戏刻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有封建性的家法家规渐渐趋于消亡,现在我们提倡讲文明、讲法制,提倡家庭成员人人平等,不应有尊卑之别和等级之分。我们提倡尊老爱幼,注重家庭和睦和稳定,既吸收过去家法家规中优秀的传统美德,去其封建性的糟粕,更要注入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风尚习俗,如近年来提倡的“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的活动,争当“十星户”的新风,就将新型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学科学、学知识、计划生育、共同致富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道德准则融为一体,较受群众欢迎。 一个家庭,家风正派不正派,最主要的是靠日常的处事原则和家长对子弟进行的道德、礼节的教育。在山西农村,有时能听到人们对不懂礼节的年轻人说:“没有家教的子孙!”因此,家教对少年、青年的成长十分重要。正如谚语所说:“不怕子不孝,就怕无家教”,“惯子如杀子”,“青草难烧,惯子难教”,“爱子不护短,护短遭枪眼”。有一个民间故事,是说一个妇女的丈夫早亡,她对儿子娇惯异常,儿子终究犯法,被绑缚法场。临刑时,他提出一个要求,想口含一下母亲的奶头,母亲答应了。他说:“母亲,孩儿有今天的下场,是孩儿的不孝,但你要不对孩儿百般娇惯,那有多好!”说完,他狠狠地将母亲的奶头咬断了。因此民间有言:“栽秧要趁早,教儿要教小”,“严是亲,管是爱,不严不管出祸害”。山西人常把不肖子孙骂做“害祸”或“祸害”或“忤逆鬼”或“败家子”,说“国怕奸臣,家怕败子”、“小时无严教,长大走邪道”。教育子弟,不在于经常打骂训斥,更多的是言传身教,“成龙变蛙,全在爹妈”,“劈柴要顺茬,教子要得法”,“身教胜似言教,胡教不如不教”,“眼前有师,何必求远”,家长就是孩子的老师和镜子,“小姑不贤婆婆错,儿子不正父之过”,“为老不正,教坏子孙”。教育子孙要得法,不能常打常骂,“常骂不怕,常打不惊”。至于那些“棒打出孝子”、“欲想孩子强,要使巴掌上”的说法,则不可取。 现在,我们对青少年实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家教仍然是很重要的方面。我们提倡的是文明教育,科学教育,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一辈,传统家教中的优秀部分要发扬,其不科学不道德的思想和方法应予摈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