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奇思妙想换替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奇思妙想换替身分类:【风俗文化】 解放前,辽宁、吉林一带盛行“换替身”的迷信做法。换替身有的地方也叫“换童”。旧社会由于医疗条件差,孩子们生病极不易好,愚昧迷信的父母们便请来巫婆神汉为孩子看病。他们装神弄鬼,跳神请仙,胡说什么孩子已上了阎王爷的勾魂簿,必须扎个纸人做孩子的替身烧了才能免于一死。有的巫婆神汉还诡称男病孩是“金童转世”,女病孩是“真花姐下凡”,烧了替身送金童花姐升天,孩子的病才能好。 据锦县温滴楼乡的老一辈人回忆,锦县三才寺大殿外曾有一个大香池。每逢庙会,换替身的香客们手持买来的香烛纸人(即替身,男孩糊男纸人,女孩糊女纸人,上面写上孩子的名字)步入山门,献了香资后便将香烛纸人投入香池焚化。因换替身的人多,香池终日烟气腾腾。北镇县万紫山上的天云观,每到农历四月十七、十八、十九庙会之日,换童的人熙熙攘攘。观里还配道士或道姑在换童时念经。平日无庙会,孩子有病需要换替身时,可在夜半人静之时拿到村头或路口焚化。 关于换替身,萧红女士曾在《呼兰河传》中有详细地描绘:“到彩铺去,扎了一个纸人,然后给纸人缝起布衣服穿上――穿布衣服的绝对像真人――擦脂抹粉,手里提着花手巾,很是好看。穿了满身花洋布的衣裳,打扮成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用人抬着,抬到南河沿旁边即大豆坑去烧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