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奇特的开口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奇特的开口屋分类:【风俗文化】 侗家大多住在青山环抱、绿水潺潺的地方。一般是一二十户或四五十户为一寨,也有多到百余户的。一寨一姓,聚族而居,多姓的也按姓划片,很少交错混杂居住。 住房俗称“开口屋”。是一种用上百根杉木凿榫穿合成四扇、两层的长方体木质结构房屋。高度和长度有不同规格,一般建造成为“五柱五瓜”、“七柱八瓜”,即楼下为六至八间。房顶部两端都比中间高一尺二寸,两边斜度是一尺比五寸。底部正中装板后退三尺作“槽门”,是休息、乘凉的处所。大门一般高五尺四寸四分,宽三尺。中堂(欲称“堂屋”)设神龛于正北上首,堂内供议事、祭祀、待客之用。中堂后面是火炉间,有一个高出地面一尺多的火铺。火铺用坚硬耐磨的板栗树做架子,铺一层厚实平整的木板,中间偏左是用黄泥筑成的火塘,内放三脚铁撑,周围用薄薄的长条石围着防火。站着可以做饭、炒菜,坐着可以取暖。上面悬挂炕架,用来烤肉或烤其他东西。左右两侧是卧室,铺着离地面五寸的地板。楼上是仓库和客房。正屋两侧搭配偏厦(又称“偏屋”),呈四面流水形,以遮盖猪栏牛圈、茅厕、柴房。有的人家还另立同正屋一样高的厢房作卧室及安置火塘。屋顶过去多用杉木皮覆盖,现在已改用青色小瓦。新屋落成,要请木匠和能说会道的人上梁讲吉祥话。火塘首次生火,亲友邻居去道贺,唱道: 做的火塘四四方, 三脚撑架放中央, 火塘不断千年火, 鼎罐不断万年粮。 另有一种若干幢连在一起的大楼房,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多为一房族内若干户共同居住。依坡或傍河的寨子,多建吊脚楼,吊脚楼高达二三丈,一般楼上住人,楼下两侧放石堆、柴草、杂物和圈牲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