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契丹丧葬礼仪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契丹丧葬礼仪分类:【风俗文化】 契丹人死后,丧葬仪式要经过停灵、送丧、下葬三个过程,每一过程都伴有特定的礼仪规范。 停灵。人一死,马上在驻地设灵帐供停尸。一般要由死者的长子护灵柩守灵;如果没有儿子或儿子已先死去,就要让死者的侄子或孙子来履行这一责任。辽朝圣宗皇帝的姐姐秦晋国大长公主去世时,由于她的儿子早已死去,圣宗下诏让公主的侄子――公主弟弟隆庆的儿子宗政来监护灵柩。在设灵帐期间,死者的亲朋故友要来吊唁。 送丧。人死三天之后,死者的长子和亲属便护送灵柩赶赴死者的家族墓地。受汉族丧葬习俗的影响,契丹人送丧时也采用仪仗、撒冥钱等礼仪,送丧队伍以哀杖在前面引导,旌幡飞舞,沿路撒下冥钱买路。灵柩到达墓地后,暂时停放在墓地的立堂中,然后选择适当的地方修建墓室。即使是皇帝,也要在死后停灵待葬,等到陵墓修建完成才葬。 下葬。下葬过程伴有刑祭羊、烧饭、拜火等礼仪。刑祭羊,是在墓前杀黑色的公羊来祭奠。接着,进行烧饭仪,即焚烧祭礼用的酒食,暗含被死者吃掉之意。然后面火致奠,称拜火。这期间还有巫士祈祷消灾、祭奠天地等礼仪。丧葬过程基本完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