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妇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妇德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封建家礼要求女子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即对父母要孝顺,对丈夫要忠贞等。一般在出嫁前三个月,由“姆”在祖庙或宗室教诲。《仪礼?士昏礼》汉郑玄注:姆,“妇人年五十无子,出而不复嫁,能以妇道教人者。”《礼记?昏义》:“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汉郑玄注:“嫁女者,必就尊者教成之,教成之者,女师也。祖庙,女所出之祖也,公君也。宗室,宗子之家也。妇德,贞顺也。”唐贾公彦疏:“所以能成妇德者,以未嫁之前,先教以四德,故此经明嫁所教之事。祖庙未毁教于公宫者,此谓与君为骨肉亲。庙有四高祖之庙未毁,除此欲嫁之女,教于公宫也。祖庙既毁教于宗庙者,谓与君四从以外同四高祖之父以上,其庙既迁,是祖庙既毁。此女则教于大宗子之室。教成祭之者,谓三月教之,其教已成,祭女所出祖庙告以教成也。所以成妇顺也者,以为未嫁之前先教四德,又祭又告,但成其为妇之顺,欲使嫁而为妇举,遵此教而成和顺。”汉班昭《女诫》:“幽娴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