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婚礼中的祈子求育习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婚礼中的祈子求育习俗

分类:【中国民俗】

婚礼是男女青年最重要的人生历程之一。男女的结合,就意味着今后的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因此在婚礼中穿插举行各种祈子求育活动,不但显得适时、吉利,而且也包含了广大民间祈求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普遍愿望。福建各地民间在婚礼中普遍存在许多大同小异的祈子求育活动。首先,在布置新房时,人们往往要张贴一些胖娃娃年画,或摆设一些诸如榴开百子、莲蓬多子之类题材的木刻、刺绣等物,寓意希望新娘早生、多生的良好愿望。在婚礼仪式中,各地有诸如在新娘怀中或新房中放置红枣、花生、桂圆、鸡蛋等举动,这种明显寓意早生贵子的举动在福建各地至今仍很常见。此外,闽中等地方言的“三”与“生”是谐音,因此各地聘金的尾数俗例必须是连三的数,如133、1333等,以此寓意新娘过门后早生、多生。此外,长乐民间有掷喜的习俗。新娘到男家时,男家人要叫来一群小男孩以小石子投向新娘身上,谓之“掷喜”。当地民间认为小石子含有生子的意思,将其投向新娘即可生儿育子。至于旧时新娘出嫁娘家一定要陪嫁一只马桶的习俗,在福建各地则普遍存在,不少地方至今仍然。民间认为,马桶为花盆,带有临盆之意,亦即生儿育女繁衍子孙的意思。因此闽南等地则直接称为“子孙桶”,陪嫁以供日后新娘分娩之用。在旧时闽南民间婚礼中,当子孙桶拿进新房时,还要由好命人念唱几句吉利话,如“子孙桶高高,生子生孙中状元”等,反映了人们希望多生贵子的心理状态。

洞房里的新床在安床时,一些民间俗例要叫来一个小男孩在床上爬滚,或称“压床”,认为这样可以兆示早生孩,生男孩。闽中等地旧时还曾流行上床仪式,即新郎新娘上床之前,要在床前供上几盘酒菜,新郎新娘要焚香祈告床神保佑他们,并唱《对床歌》,歌词大意是祈求床母保佑新婚幸福、房事平安、喜得贵子等,据说这样就能得到神灵赐予的贵子。至于闹洞房时的各种戏谑调侃活动,则也充斥着来宾们祝愿新娘早生多生的良好意愿。闽南地区新娘进入男家大门时还有一个奇特的过炭火或称为“跨火熏”的仪式。新娘入门前,须由伴娘或全福人操作,在男家门槛外烧把草或炭,让新娘从火上跨过,这时操作者嘴里念一些吉利语以为祝祷,如“跨火熏,年年春,隔年抱个查埔孙(男孙儿)”等。另有认为“炭”与闽南话中的“繁殖”谐音,跨炭火也寓多育和繁衍后代之意。

概而言之,福建民间的祈子求育习俗源远流长。在原始时期,人们崇拜直观的男性生殖器及其象征物,以求得繁衍,这种崇拜活动是直观的、裸露的,其中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复杂的原始文化内涵。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这种直观的生殖器崇拜现象除在一些地区继续流传外,更多的则是透过神灵的中介,以祈得到愿望的满足。另外的方法就是以隐喻等婉转的手法,来表达祈求者的心愿,这就形成了从早期原始的生殖崇拜到中古以来的诸神崇拜和各种象征物体的寓意暗示等喻象祈求现象。这些崇拜活动的演变,受到历史上各个时期、多种文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原始时期先民们感应生育的影响以及封建时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的影响等,这些影响对福建民间长期存在的祈子求育习俗都产生直接的效果。与此同时,旧时在福建许多地方曾经流传溺女婴的陋俗,其与狂热的祈子习俗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陋俗的存在,实际上也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在作怪。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