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孔 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孔 林

分类:【传统文化】

山东曲阜的“三孔”圣迹中,孔庙、孔府相毗邻,惟有孔林位置僻远,在曲阜市城北1.5公里处。出曲阜城北门,有一条南北延伸的神道,神道两侧桧柏挺拔,古干虬枝,千姿百态。道中一座石坊巍然屹立,额题“万古长青”,系明万历遗物。坊两侧有巨碑亭,一碑书:“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神道尽头,陵门在望,坊额“至圣林”。

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史载:“孔子死,葬鲁城北泗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鲁相韩敕修孔子墓,在墓前始造神门,以若干户供孔墓洒扫,还只是“地不过一顷”。其后历代帝王不断赐给祭田、墓田,墓前建筑也经多次重修和扩建。现在孔林墙垣总长7公里,墙高3~4米,总面积达7.8平方公里。林内碑碣耸立,石仪成群,古木参天,花草繁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记载:孔子死后,“弟子各从四方持奇木来植,故多诸异树。”至今孔林内仍有柏、桧、楷、朴、洛离、女贞、五味、樱花等树木几十种,约十多万株,其中两万多株古树,屈干虬枝,盘根错节,构成孔林内独有的奇丽景致,间以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异株珍卉,孔林实际上又是一座古老的植物园。

漫步林中,只见浓荫蔽日,墓冢累累,便觉有一种寂寥苍凉的意境。沿甬道前行,过洙水桥、挡墓门,来到供奉孔子木主的享殿前。享殿前的甬道两侧分列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四对巨型石雕,象征孔子之威仪。

享殿之后就是孔子墓,墓冢似马背隆起,称“马鬣封”,以示尊贵。墓周环以红色垣墙,墓高6.20米。墓前巨碑篆书系黄养正书,上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立于明正统八年(1433年)。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墓,这种古代坟茔布局谓之“携子抱孙”。孔子墓西有东向房舍三间,是子贡守墓所居。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守墓3年,独子贡守墓6年。孔子墓侧有子贡植楷一株,后遭雷火,后人便将子贡手植楷的枯干图象留刻石上,筑亭以示纪念。

孔林的东北方有清初著名剧作家孔尚任墓。孔尚任因《桃花扇》而名满天下,却也因此触怒权贵,罢官后隐居曲阜石门山,死后归葬孔林。墓营造颇简,周围不见雕饰,只有石碑一幢。但历史给予的评价是公正的,相隔200多年后,孔尚任之名远在历代世袭衍圣公之上,成为孔林中除孔子墓外,谒拜凭吊者最多的地方。

孔尚任墓西,有一座“鸾音褒德”牌坊,其后的墓中埋葬着清代乾隆帝之女于氏,她下嫁孔府,足见朝廷对衍圣公之恩宠有加。但于氏远离父兄,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上,亦是“独留青冢向黄昏”,孤独和寂寞恐是难以逃避的。

信步孔林道中,古老的孔林给谒拜者无尽的遐思,历朝各代的谒圣题诗更是抒发万千种思绪。早在北宋时,就有“争识素王尊道义,孔林坟木至今芳”的感叹(陈国瑞《谒圣林》)。金代文学家党怀英《谒圣林》曰:

鲁国遗踪堕渺茫,独余林庙压城荒。

梅梁分曙霞栖影,松牖回春月驻光。

老桧曾沾周雨露,断碑犹是汉文章。

不须更问传家久,泰岱参天汶泗长。

用参天岱岳、汶泗流水来比喻孔子传家之久长,表露出诗人虔诚的崇敬之心。

明范雯《谒圣林》曰:

郁葱佳气昼沉沉,五里如云属孔林。

路接龙门连草色,冢封马鬣护松阴。

树无垂棘连苍汉,鸟不营巢足好音。

千古神明钟秀地,此生何幸一登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