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存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存想分类:【传统文化】 道教术语,为修道之要,即存想内视神物,端一不离也。《天隐子》:“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闭目即见自己之目,收心即见自己之心。心与目皆不离我身,不伤我神,则存想之渐也。”存想即存思。《云笈七签》存思部有:《存思三洞法》、《存大洞真经?三十九真法》、《老君存思图》、《存思元父玄母诀》等。《老君存思图》;存想的对象,凡十八类,以“三宝”为主,即“道宝”、“经宝”、“师宝”。 道教养生修炼方法。又称存思。是内视内观,静思凝想之法。《天隐子?存想》说:“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道教认为人体四肢百节皆有神,《黄庭内景经》说存守身内八景二十四真诸神,即存想法。《无上秘要?身神品》说:“日日存之,时时相续,念念不忘,长生不死。”存想之初,当收心闭目,心目皆不离于身,不伤于神。存想的对象,有存天尊诸神,有存自身百节之神。《三洞珠囊?坐忘精思品》引葛仙翁《五千文经序》云:“静思期真,则众妙感会;内观形影,则神气长存。”《云笈七签》卷四十三收有“存思三洞法”、“老君存思图十八类”等诸法。认为“学道之基,以存思为首”,“修身济物,要在存思”。“凡存思之时,皆闭目内视。人体多神,必从五脏为主,各料其事,事各得其成,积学自然感会。是以朝夕存思,不可懈怠”(《老君存思图》)。存思的功效,是潜神隐智,智静神凝,可以长生久视。存想作为一种养生修炼之法,至今仍不失它的积极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