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孟浩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孟浩然分类:【传统文化】 唐代诗人。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30多岁游京师长安,曾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为张、王所称道。因求仕失望,在江淮吴越间漫游数年。张九龄贬荆州长史,引之为从事。后背患疽:“食鲜疾动”卒。其诗以五言成就最高,多写山水景物及个人怀抱,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主要代表之一,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王维曾绘其像于郢州刺史亭内,后遂称之为“孟亭”。所作田园诗虽不多,但清淡简朴,有一定生活气息。为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之诗人。其作描摹逼真,不乏气势磅礴,境界阔大之佳篇。其风格恬淡孤清。杜甫称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之六)。现存诗260多首,以五律为最多,对五律发展有所贡献。有《孟浩然诗集》三卷。 唐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县)人。早年在家乡的南园侍亲读书,曾漫游家乡的岘山、隐居鹿门山。以诗自适,故集中写南园、岘山、鹿门山宴游诗最多。开元十六年(728),年四十,赴京应试,不第。留长安与张九龄、王维诸人为忘形交。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贬荆州长史,孟浩然为荆州幕府,不足一年辞幕归家,过二年患疽卒。一生曾壮游扬州、长沙、洞庭、洪州、武陵、赣石、洛阳、三巴等地,多写山水田园诗,与王维齐名,称“王、孟”。孟浩然人品诗品颇得李白、王维、王士源等人敬慕,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维不仅写诗赠孟,并为他画像于郢州。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赞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灌蔬艺竹,以全高尚。”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淡,颇有韵味。多采用白描手法,不雕琢,浑然而就。《春晓》、《宿建德江》、《秋登万山寄张五》等诗是他的代表作。诗中多写隐逸生活,但落第前后所表现的情调不同,入长安前,隐逸诗充满幻想,心情幽雅,无萧瑟之感;落第后,隐逸诗有愤慨失望,寂寞暗淡,洁身遁世之情。有《孟浩然集》。旧唐书有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