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学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学禁分类:【传统文化】 学界禁忌。旧时入学年龄以六、八、十等偶数年岁为忌。班固《白虎通》中有七岁为阳,八岁为阴的说法。俗有“七上八下”的迷信,以为七岁儿童必能上进,八岁则相反。唐李延寿《北史》云: “李浑弟绘六岁求入学,家人以偶年拘忌不许。”古代科举考试、出题、答卷、考生名字皆有禁忌。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云: “出题忌讳,见于英和《恩福堂笔记》,大意言直省乡试不宜出《大学》题,出则闱中必有火灾。吴?于嘉庆三年戊午典广东乡试,出题为《此之谓藉矩之道》,是科粥录所曹回禄。……揆叙《隙光亭杂记》载……闻广东亦然,如命《大学》题,则贡院被火,或主试者有祸患,而尤忌圣经一章。”考生答卷,忌冒犯权贵。殿试“对策”收尾处,考生都要写上“臣末学新进,罔识忌讳,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考生的名字也有忌讳。明朝永乐二十二年甲辰殿试,开始拟定孙日恭为状元,明成祖看了日恭二字,合起来似一暴字,降为第三,而以另一考生刑宽换他。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先定吴情为状元,明世宗见了,说无情之人,岂宜居第一,便找名秦雷鸣的替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