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学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学究分类:【传统文化】 ①科举考试科目名。唐代取士,常科中有明经一科。明经科又分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4科,应学究一经考试者称学究。宋代初,学究与进士、明经、明法等同为常科10科之一。应试者往往仅凭记忆经文,未必通晓文义。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学究科废除。②泛指读书人。后世称咬文嚼字、迂腐浅陋之读书人为学究。 (1)宋代应学究科试中式者。宋代有“学究科”,为礼部贡举十科之一,中式者即称为学究。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范仲淹)与朱氏兄弟俱举学究……众客退,(姜遵)独留仲淹,引入中堂,谓其夫人曰:‘朱学究年虽少,奇士也。’”(2)宋代对读书人的通称。宋陆游《自咏》诗:“衣冠醉学究,毛骨病维摩。”《刘知远诸宫调》第一:“知远更从引至庄上,请王学究写文契了必。”学究本为美称,然因学究科但试墨义,惟重记性,故世人沿称时又渐含轻视之意。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卷六:“王荆公改科举,暮年乃觉其失,曰:‘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也。’”后人更称迂腐、偏执之书生为学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