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学问思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学问思辨分类:【传统文化】 儒家提倡的学习修养之道。语出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古人总结的五个基本教学步骤。可以看出,学习并非埋头苦读,而是贯穿着问难、思索、讨论等环节而最后归结到实践的完整过程。不过,根据 《中庸》 的上下文,“学问思辨行” 的对象,是道德知识。朱熹 《中庸章句》: “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也; 笃行,所以固执而为仁也。”也就是说,学问思辨行原来是特指儒家德育体系的教学论。南宋时,朱熹在庐山创办白鹿洞书院,亲自制订书院学规,就将这五句话作为 “为学之序”。但在一般理解中,通常淡化甚至省略了其德育内容,而将其作为教学的座右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