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孺子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孺子亭分类:【传统文化】 徐孺子是东汉隐士,因学问博流,德操高洁,人称“南州高士”。孺子亭在南昌市内西湖中,四面环水,有桥通南岸,原为徐孺子生前垂钓之地。此亭始建于三国吴永安年间(258―264年),原名思贤亭,后又名聘居亭、高士亭、孺子亭。后毁。唐时曾在此建高士台、孺子台。明朝初年,太守许方在此立高士祠。嘉靖年间(1522―1566年),徐樟在祠的北面建亭,以祀其先祖徐孺子。万历年间(1573―1620年),知府卢廷选在湖的四周垒石,环护亭基。唐代诗人陈陶有《题徐稚湖亭》之作,权德舆有《徐孺子亭马上口号》之篇,宋代苏辙、黄庭坚、王十朋、朱熹等均有吟咏。明代永乐状元曾?《徐亭烟柳》诗云:东湖老树拂晴云,树里空亭识聘君。莺啭缘荫初过雨,鸦啼凉影半斜曛。谁悬木榻延高士,空致生刍吊古坟?千载高风遗像在,今人怀仰挹清芬。”孺子亭旁有孺子宅。附近有吏隐亭。吏隐亭为纪念西汉末年南昌尉梅福而建。徐孺子生前非常景慕梅福的高风亮节,故筑宅于亭旁。西湖沿岸垂柳成行,绿荫掩映。尤其春雾秋雨时,柳重烟深。徐亭烟柳,古为“豫章十景”之一,1982年改建成为孺子亭公园。 位于渊明南路东侧,西湖湖滨。又名高士亭。孺子,指东汉徐稚(97―168),南昌人,博学多才,不随俗流,汉桓帝备厚礼征召,稚不满宦官专权,终生不仕,被世人目为高士。豫章太守陈蕃谢绝宾客,唯敬重徐稚之贤,专为他设一榻,来时放下,去则悬起,不给他人使用。王勃《滕王阁序》即有“人杰地灵,徐稚下陈蕃之榻”的描写。南唐于此筑孺子台,明初建高士祠,嘉靖年间于祠北建亭。亭周绿枝披拂,柳垂烟深。“徐亭烟树”,为古豫章胜景。1930年重修并树亭碑。亭旁原有孺子宅,已圮。1979年起,结合西湖浚治,以亭为标志性景观,建成占地4.3万平方米的孺子亭公园,园中水面约2万平方米,风景优美。南昌十字街东侧有徐孺子墓,唐张九龄贬督洪州时为之撰碑碣,立于墓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