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孺子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孺子室分类:【传统文化】 西周的婴儿教育机构。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宫内和各诸侯国的宫廷内,都为周王的太子和诸侯国君的世子设立教育机构“孺子室”。据《礼记?内则》记载,太子或世子出生三天后送入孺子室。设“四贤”,即教师、慈母、保姆、奶妈加以教养。皆为女性。教师、慈母、保姆从诸母中选择。选“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为教师;条件稍逊者为慈母;条件再逊者为保姆。此外,再从“士”的妻子和大夫的妾中选择奶妈。教师职责是教育太子、世子懂得善良的事物和道理。慈母职责是了解太子、世子的嗜好,并给予正确的诱导。保姆职责是管理太子、世子的饮食起居,使之能舒适安逸生活,奶妈主要责任是喂养好太子、世子。她们都居住在孺子室内,不准他人进入,以免惊扰太子、世子。四贤既是西周王室及诸侯未来君主的哺养教育者,又是监护人,与太子、世子关系甚密,很得恩宠,常受到封赠。后来,西周太子、诸侯世子的保育、监护逐渐由男子担任。如周成王年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前者从育,后者从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