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宇妥·云丹贡布与四部医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宇妥·云丹贡布与四部医典分类:【地域文化】 (一)宇妥?云丹贡布 宇妥?云丹贡布(708―?),今西藏自治区堆龙德庆县人,出生于著名的医学世家宇妥家族(“青松石之家”)。是著名的藏医学家,藏医学的奠基人。民间多称“医圣”。在藏区享有崇高的威望。据说他与赤松德赞同年,20岁时赤松德赞请来9位外地医生与之辩论,以验证其才干。宇妥以其渊博的学识,获得胜利。虽然后人加工的这些情节与事实有某些出入,但在宇妥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得知他的广闻博识和当时医学在藏土的发展状况。如他在回答印度医生的问话时说:印度人对《智慧明智续》(智慧的咒文)做了特殊的研究。中国由于占星学及其他方法,擅长于预后学;尼泊尔,擅长于机械艺术;喀什米尔,擅长化学;蒙古,擅长放血;葛逻禄,善长烧灼;达西垃,善长于治疗中毒;冲木,善长尿诊;萨贺尔,善长于用角做拔罐;格萨尔,善长用咒文治疗;象雄,善长用泻药;乌仗那,善长用吐法;西藏则善长用四种方剂:苯教最强调用加热、浴疗和油羔。泰怛人有咒语治病的方法而梵天系统的方法则为《医学一万倡语》。菩萨的方法是按《自然解除的慈悲》去做的。仙人的系统则是《贽逻迦本续》(或称《八根本续》)。非佛教徒的方法是《大天密宗》,而佛教徒则是《三世怙主续》的方法。一个集大成的医圣的出现,没有前人的医学成果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圣人只能在前人丰富的学科基础上由人变成圣。没有知识和积累也就不会有知识的突破。25岁以后的13年中,宇妥曾三次到印度求师问学,一次前往尼泊尔,历时8年零8个月,曾在印度著名的桥生班钦赞扎德娃、美昂和尼泊尔著名医学家达那希那合门下求学。据说在38岁时曾赴康区和五台山求医拜师,学到了内地的医学知识。 宇妥55岁时,带着学徒岱瓦拜到工布去。这时他已有300多个门徒。他向他们讲授《四部医典》,培养了不少医学人才。 宇妥不但是个四处游学、博览群书、学问广深的医学大师,而且十分注重医德。他说:要成为一个好的医生的第一个条件是在有洞察力的思想的帮助下得到深邃的知识;第二个条件是有博爱的思想;第三条是永远牢记六戒;第四条是以恩报恩;第五条是勤奋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并在俗世活动中运用娴熟的技巧。并解释道: 其一,洞察力可分三种:一为理解力,能了解所有经籍的意义;二为坚定不移的意志;三为敏锐而细心的思想。 其二,博爱思想包括两种品质:一为传统的菩萨心肠,要有潜在的菩萨思想和菩萨行为。菩萨行为是爱、同情、有助别人摆脱病痛获得幸福的决心,充满对世俗事物的厌烦而忏悔的思想,为所有的人获得极乐世界的坚强决心。二为超凡的菩萨知识的品质。 其三,六条戒律是:(1)对老师要像对佛陀一样尊敬;(2)把老师的话当作医药经典言词;(3)爱学友;(4)爱病人;(5)要有像猪、狗一样的思想,不把病人的尿、粪、血等看成污秽物;(6)要履行宗教的道德、世俗的道德及两者结合起来的道德。 其四,报恩即为献以身、语、意三者。 其五,履行职责是:为别人履行自己的职责;为自己履行自己的职责两类。 其六、道德方面,一要精通宗教道德,二要遵守社会道德,三是此二者的结合。 或许以上的叙述掺杂了后人的某些思想,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医圣的宇妥?云丹贡布,对医生道德行为的要求同样是很高的。 据有关传记记载,宇妥一生(有说活了125岁)写了许多医学著作,最重要的一部是大约完成于公元754年的医学传世宏著《四部医典》。在《伟大的医圣宇妥?云丹贡布传记》末尾的五世达赖的题词中如此写道: 药王, 您是五个聚集家族的曼茶罗之首。 为了保护人类, 在这风气败坏的今日, 宇妥发出的光芒,比恒河沙数更多。 作为一代伟人,宇妥?云丹贡布在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崇高的。人们实际上将他当做佛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二)《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藏语称《居悉》又译《医方四续》。一般认为是宇妥?云丹贡布依据前人成果撰成,也有材料以为是宇多?云丹贡布等9位大医士编辑而成。全书共分四部分: 1.根本医典(基础理论);2.论说医典;3.秘决医典;4.后续医典。 全书共156章,2300多页。其基本内容我们已在上文中述及。它对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理论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药物制作、卫生保健等都有详细论述。 《四部医典》奠定了藏族医学的理论基础,后代藏医学家对此曾作上百种注释本,成为藏医学的权威性著作,有多种藏文木刻本。15世纪后,藏医分为南北两派,各派根据书中内容绘制了不同风格的医学挂图。随着藏族文化的传播,16世纪时,藏医传入蒙古地区。自伟大的政治家、医学家第巴桑吉嘉措所著之《四部医典注释?蓝琉璃》译成蒙文,使作为藏医一分支的蒙医,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自蒙文版的《四部医典》译为外文后,很快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重视。 汉文译本较早出现的有:上海文史馆馆员孙景风于1957年节译的《四部医典》的第一部分和最后部分之二十至二十四章。1978年,李永年先生完成《四部医典》译本,于1982年刊行。 在国外,16世纪时,不丹名医班玛噶波以《四部医典》为蓝本,写成《四部医典讲话?济世仓廪》。19世纪初,匈牙利学者乔玛(1784―1842)对《四部医典》进行了研究,发表了论文。20世纪初,苏联学者巴德玛耶夫和波滋涅耶夫根据《四部医典》蒙文译本,将该书第一、二部分译成俄文,在圣彼得堡出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