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守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守一分类:【传统文化】 道教方术名。指集中意念、想像而守持身中魂神或精、气、神,使之不向外散逸而长驻体内的内修方法。《老子》: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庄子?在宥》:“慎女(汝)内,闭女外。”使“目无所见,身无所闻,心无所知”,“抱神以静……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太平经》称守一为“古今要道”,行之可“长存而不老”。《参同契》、《老子想尔注》等皆对此加以阐发。《抱朴子内篇?地真》:“一在北极大渊之中,……不施不与, 一安其所;不迟不疾,一安其室;能暇能豫,一乃不去;守一存真,乃能通神;少欲约食, 一乃留息;白刃临颈,思一得生;知一不难,难在于终;守之不失,可以无穷……此真一之大略也。”并将守一具体化为“宝精”、“行气”、“服药”诸法。上清派又将守一演化为“存神”,存思身内外诸神,才能使百神守身,长存不死。守 一为道教早期方术,隋唐后逐渐与行气、导引等术融合,演变为内丹术。《洞玄经》: “丹书万卷,不如守一。”《道枢?真一篇》将守一分为守真一,守玄一两种。守真一者,“在乎气液,”“炼气液以生龙虎,合龙虎以成变化,使九还七返,混一归真,”可得长生之根。道教内丹家引伸为“真水”,以其“积气生液,积液生气”,“气液相生”之故也。玄一“与真一同功”,“守玄一复易于守真一”,并且可以得到“分形之道”。因此,道教认为守一之法,得天地开辟之要谛,不仅可以求自身的长生,而且可以实现太平之世。 道教修炼方法。谓守持身中魂神,以却外界牵扰,与形魄相抱为一。道教认为,人身藏魂、魄、精、神,魂与魄,神与形(精生形)相合相依则生。魂、神属阳,好动驰;魄属阴,喜静止。而声色财货,诱人神昏魂驰而不守舍,如不遏制,魂神将离形魄,以至夭死。因此,修道者须割弃嗜欲贪念,断绝神魄外驰的通路,使其长驻体内,与形魄相抱为一,长养精气,以求长生。《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庄子?在宥》也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即讲守一之道。《太平经》中屡言守一,称为“古今要道”,行之“可长存而不老”。魏晋南北朝时期,守一术盛行。《西升经》说:“丹书万卷,不如守一”。葛洪在《抱朴子?地真篇》中,专述守一。道教上清派将守一与存神结合,守身中百神,长存不死。隋唐以后逐渐融合于内丹炼养中。守一之术,若能行之,对身体的修养是有益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