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徽民俗文化的分区与特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安徽民俗文化的分区与特点

分类:【中国民俗】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其中长江、淮河横贯全境,自然地貌南北迥异。淮河以北,平原辽阔,阡陌纵横;江淮之间,西峙崇山,东绵丘陵;长江两岸,河湖交错,水乡沃野;皖南山区,叠嶂列岫,群峰雄峻。全省各种地貌类型均有分布,宜农宜林,物产丰富。由于安徽地处中纬度地带,天气形势多变,且地形多样,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降水年际变化大,旱、涝、风、雹、冻等灾害较为频繁。特别是黄河夺淮,造成淮北地区水系混乱,各种灾害连年不断。旧时有的百姓“身背花鼓走四方”,有的玩皮影、耍猴戏,卖艺糊口;有的团伙结捻,举村外流,移民就食。1949年后,奋力治水,制服水旱。但灾害不定期袭来,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区域的城乡群众在生产、生活以及语言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给当地民俗带来深刻的影响。

淮河流域,地接中原,历史上战争和灾害频繁,民风普遍倔强尚武正如《寿州志》记载:“民俗淳朴……习朴实而负气,性劲忌而轻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下,孕育了一大批睿智多谋、气魄远大的杰出人物和慷慨悲歌之士,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惊天动地的事变,使天下诸郡翘首相看。长江两岸,鱼米之乡,男耕女织,俗尚勤作崇文。据《安庆府志》记载沿江丘陵山区时说:“男耕女织,质朴无文。黄发老人,有不识城市者。安土重迁,不善商贾,鲜厚藏而少巨富。”《和州志》在记述沿江圩区时说“女工尚完坚,一经一纬,无文章交错之奇。男女尚垦辟,功苦恋本,无即山近盐之逸,市无嗤眩,工无雕彤,无游入异物以迁其志。”历时二百多年的“桐城学派”也就诞生在这里,享有“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的称誉。徽州地区,地狭人稠,重贾而好儒。民谣曰:“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明人王世贞说:“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徽州商人以理学为立身处世教条,因而称之为“贾而好儒”。正由于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流域中孕育着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即两淮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构成了锦绣安徽的历史画卷。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历史地位的证明。安徽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多姿多彩,为了创造社会主义的新文明,我们应对它进行科学的发掘和整理,倡导移风易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弘扬优秀民俗文化,并创造出新的民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