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抚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安抚使

分类:【传统文化】

官名。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初置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兼职。唐代安抚使非常官,有事始由朝廷派出。中期以后,为节度使、观察使所取代。宋代初于有事之区设安抚使,经略安抚使,掌一路兵民之事,称帅司,至南宋,各路已普遍设置。有时此职由知州、转运使、提点刑狱兼任。以二品以上大臣充任时,称安抚大使。辽、金两代,只于边区设安抚之职。元代各路安抚使,已成为地方行政长官。明、清两代,仅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武职士官。

官名。隋代临时设置,为行军主帅的兼职。唐初因袭,用以临时巡视和安抚战乱和受灾地区。中期以后,为各道节度使及观察使取代。宋代罢节度使、观察使,但在受灾及战事之地设安抚使,如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置西川与峡路安抚使,处置镇压王均起义善后事宜,事毕即罢。景德三年(1006年),于河北正式设置,后沿边地区陆续增设。宋代安抚使往往以知州、知军兼任,以兼理路一级地区的军政及民政事务。有的也由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兼任。官阶在太中大夫以上或曾历侍从官者称“安抚使”,二品以上大臣充任则称“安抚大使”,官品低者称“管勾”或“主管某路安抚公事”。陕西、河东、广南等边地之安抚使称“经略安抚使”。另外,还有“管内安抚使”、“沿江安抚使”、“权发遣安抚使”等。金代安抚使掌镇抚人民、讥察边防军旅、审录重刑之事。元代于部分地区,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秩正三品。明、清仅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从五品,低于宣抚使一级,为武职土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