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代太庙之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宋代太庙之制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太庙供奉与祭祀的制度。太庙是天子供奉祖先神主之所。《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这里的“太祖”指始祖,七庙即七世之庙。宋代基本上以此为依据,并参照前代作法,因时制宜,自成制度。建隆元年(960),始建太庙,所奉神主唯高、曾、祖、祢四庙,即僖祖、顺祖、翼祖、宣祖四世,尚不足七庙。其后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先后爹庙,方足七庙之数,其中太祖、太宗为兄终弟及,只算作一世一庙,故所奉神主是七世八室。治平四年(1067),英宗将爹,当时认为僖祖并非始祖,既无功业可言,又加上世远亲尽,当祧。于是祧僖祖而爹英宗,仍是七世八室。熙宁五年(1072),宰相王安石认为僖祖相当于商之契、周之稷,应为万世不祧之祖。神宗纳其说,于是重正僖祖的始祖之位。为了不违背“天子七庙”的古礼,乃祧顺祖。其后神宗爹庙,又祧翼祖,仍是七世八室。元符三年(1100),哲宗将爹庙,循制当祧宣祖。徽宗恐很快祧及近祖,违背“尊祖奉先”的本意,于是下诏,翼祖已祧而复旧,宣祖当祧而不祧,创为天子九庙之制。实际上是九世十室。其后徽宗爹庙,因与哲宗同为一世,无所祧,庙中仅增一室而已。钦宗爹庙,祧翼祖,仍为九世。高宗爹庙,因与钦宗同为一世,无所祧,庙中亦仅增一室而已。绍熙五年(1194),孝宗将爹庙,宰相赵汝愚以为不仅宣祖依礼当祧,而且僖祖也不配作始祖,也当祧。于是祧僖、宣二祖,尊太祖为始祖。其后光宗爹庙,无所祧,仍为九世之庙。宋代太庙之礼,一岁五享,时间是四孟月及季冬。另外还有邀?、荐新之礼。皇帝每次亲郊,前一日也要朝享太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