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代妇女服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宋代妇女服饰

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普通妇女的服饰和贵族妇女非官定的日常服饰。当时妇女上衣有襦、袄、衫、背子、半臂、背心等形制。襦与袄款式相近,系一种短小的上衣。最初多用作内衣,后因其式样紧小,便于作事,又被穿着在外。宋时劳动妇女多服之,如重庆大足石刻养鸡妇所服者即是。有些贵族妇女虽亦穿着,但一般仍作内衣,外加其他服饰。其腰身与袖口较前代稍宽松,颜色亦较清淡质朴,通常用间色,如淡绿、粉紫、银灰、葱白等。贵者用锦、罗,或加刺绣,宋人诗句“龙脑浓熏小绣襦”即言此。衫为单衣,多在夏天穿着,其袖子较襦袄为短,多用浅淡色的丝罗制作,宋人诗词中的“薄罗衫子薄罗裙”、“轻衫罩体香罗碧”等,皆咏此。背子是当时的常用服饰,上自后妃贵妇,下至婢女优伶,均可穿着。其样式,据程大昌《演繁露》称,“状如单襦袷袄,特其裾加长,直垂至足。”从宋人画迹及砖刻、陶俑等来看,多为直领对襟,中间不施衿纽;袖有宽窄二式,平居多用窄袖;长度大多过膝,有的与裙子平齐;左右腋下,开有长衩。半臂与背心样式基本相同,通作对襟式,惟半臂有袖而较短,背心无袖。二者为下层妇女的服装,后亦有少数年轻贵妇模仿穿着。妇女下衣多为裙,质料大多用罗纱,并有刺绣、罨画、销金、珍珠等装饰,还有染以郁金香草的。裙幅多在6幅以上,中施细裥。裙身与裙带皆甚长,故宋人有“坐时裙带牵纤草,行即罗裙扫落花”之句。其颜色通常较上衣鲜艳,有红、绿、青、白、蓝、杏黄等色。除裙子外,还可着裤。宋时妇女有着裤于袍裙之内的,亦有单着裤不系裙的,大抵着于裙内之裤用开裆,直接着于外者用合裆(也称满裆)。此外还有围腰、抹胸、领巾、袜裤等服饰。

妇女发髻样式颇多,见于宋人诗文的有“芭蕉”、“龙蕊”、“盘龙”、“双鬟”等。时承前代遗风,尤尚高髻,有的还用假发编成各种发髻套在头上,称“假髻”或“特髻”。当时还盛行戴冠的风气,其名目有珠冠、团冠、高冠、花冠、?肩、白角冠等。外出则多戴盖头。宋代缠足之风渐盛,故妇女多穿鞋,其质料多用锦缎,上绣各式图案,有“绣鞋”、“锦鞋”、“缎鞋”、“凤鞋”、“金镂鞋”等名目。不缠足者之鞋则制成圆头、平头、翘头等样式,亦饰有图案。南方劳动妇女多穿蒲鞋,以便于耕作。宋代对民间妇女服饰有一定的禁例。如太宗端拱二年(989)诏禁假髻、高髻、高冠及以销金、泥金、珍珠装缀衣服。仁宗天圣三年(1025)禁用白色、褐色毛段并淡褐色匹帛制衣。景钓三年(1036)又禁以珍珠装缀首饰、衣服及项珠、缨络、耳坠、头

、抹子之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