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代宗法制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宋代宗法制度

分类:【传统文化】

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同一始祖的嫡长子继承系统为大宗,馀子为小宗。大宗的嫡长子叫宗子。宋代宗法制度的特点是大宗之法废,无立嫡之法,嫡长子与馀子的身份地位没有什么差别。这首先表现在封爵的继承上。宋代皇子封王,封爵只限于其身,其子孙不论嫡庶均无权继承。即令个别王爵特许世袭,也不是由嫡长子继承爵位,而是兄终弟及,选择同行辈中之贤者,如此轮毕,方由下一行辈继承。太祖之后世袭封安定郡王,是其例。其次表现在嫡孙的承重上。宋代的嫡孙承重是有条件的,法令规定,若嫡子死而无众子,嫡孙方可承重;无嫡孙,嫡孙同母弟承重;无同母弟,庶孙之长者承重;曾孙以下准此。以上两点都和前代大不一样。宋代实际实行的是小宗之法。虽然宋代的大宗之法废,但在五服制度上却依然有大宗、小宗之别。例如宋法规定,父为嫡长子服斩衰三年,而为众子只服齐衰不杖期。对于这种名存而实亡的现象,朱熹解释说:“是亦爱礼存羊之意。”参见“宋代五服制度”、“宋代宗室制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