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代棋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宋代棋戏

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棋戏可分象棋和围棋两大类。象棋亦称“象戏”、“象弈”。时棋种至少有8种,形制各异。八八象戏,棋盘与今国际象棋盘一致,棋行于黑白相间的方格中,其图保留在传世的北宋织锦图案中。九九象戏,纵横各9格,棋也行于方格中,据程颢《咏象戏》诗,有将、偏、裨、车、马等子,过河卒可直走,亦能斜行。棋行线上者有大象戏、小象戏、广象戏和七国象戏。北宋末的宣和象棋已具现代象棋形制,棋盘纵10路,横9路,中隔界河,双方有九宫,棋子共32枚,为将、士、象、车、马、炮、卒,而无帅、相、兵之名。两人对弈,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之将为胜。南宋时,象戏普及全国,“家澈户晓”。刘克庄《象弈》诗较完整地描绘了当时棋盘、棋子的形制和着法。此外,三人参赛的三象戏作为象棋的变种,也在民间流传。据出土实物看,两宋象棋子的形状多为圆形,早期在表面刻出立体图案,北宋中叶渐变为平面图案,后图形棋又为书、刻的字形棋所替代。制棋材料也从昂贵的象牙、水精、铜料转为木材,反映出象棋在平民中的广泛流行。象棋等级赛已常举行,并出现下盲棋的最早记录。民间有以教授下棋为职业的棋师,城镇茶肆中常备有棋具以娱客。象棋理论开始形成,惜传世不多。《棋经论》可代表当时象棋棋艺水平。《事林广记》载有两局宋代棋局,杀法颇称锋利。围棋在宋代有新的发展。棋盘由唐代的17道扩至19道,棋子数由289增至361,号称“大棋”,在规格和战略战术等方面已同现代围棋无根本区别。沈括计算围棋的变化,认为“大约连书‘万’字五十二,即是局之大数”,用数字表示,即10,000

52

。宋代历朝皇帝多好围棋,朝廷设有“棋待诏”,选拔以“善弈显名天下”的围棋和象棋国手担任。其在民间的普及程度亦比前代更深广,文人学士中棋迷甚多,都市中常举行各种类型的棋赛,谓之“棋会”,好棋者可自由观战。市肆中则有专以卖棋、下棋为生的棋工。精湛的棋艺著作不断面世,其中北宋《棋经十三篇》对后世围棋界影响极深,南宋《忘忧清乐集》是我国现存最古且较有系统的围棋经典。刘仲甫等4位国手创造了中国古代下联棋的最早记录,其全局图谱至今犹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