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代节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宋代节日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及其一系列礼仪、风俗活动经长期的传承、演进,至宋代,因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节日类型 两宋时期,除沿袭历史上的传统节日外,民间还新兴起许多宗教性、娱乐性节日,而朝廷出于政治需要亦制定了不少官方节日,故节日之繁多实属空前。宋代诸节依其渊源及内容,大致可分为4类。其一,主要与天文历法、农事节气等有关,如除夕、元旦、立春、中和节、立秋、七夕节、十月一日、立冬、冬至、交年节等。其二,主要与宗教、俗信、祭祀、禁忌等有关,如人日、玉皇生日、穿天节、元宵节、梓潼帝君生日、祠山张真君生日、春社、秋社、寒食、清明、上巳、真武生日、大禹生日、东岳帝生日、城隍生日、浴佛节、结制日与解制日、端午节、竹迷日与龙生日、崔府君生日、神保观神生日、中元节、下元节、中秋节、威惠广钓王生日、重阳节、腊日、腊八等。其三,主要与娱乐,社交等有关,如花朝节、踏青节、观潮节等。其四为官方制定的节日。宋代历朝皇帝例将其生日立为“圣节”(亦有因忌讳而改日者),并制定相应的节名,如太祖“长春节”、太宗“乾明节”、真宗“承天节”、仁宗“乾元节”等。当朝皇帝的“圣节”确立后,前朝所立者通常即告消亡。太后亦有仿之而建“圣节”者,如仁宗时为太后刘氏建“长宁节”,哲宗时为太后高氏建“坤成节”,自徽宗朝始,太后唯建“圣节”而不立节名。此外,朝廷还建有一些政治性节日,如真宗所建之“天庆节”、“天祯节”(后改称天祺节)、“天贶节”、“先天节”、“降圣节”,徽宗所建之“开基节”、“天应节”、“宁贶节”、“天符节”。然而,除少数政治节日和单纯的宗教节日外,传统节日在其传承过程中往往相互渗透、影响、融合,呈现出错综复合的现象,这一倾向在宋代表现得尤为明显。故当时的一些主要节日已多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节日中常汇聚着祭祀、庆贺、纪念、应时、劝农、娱乐、社交等多重目的和内容,以至有些节日的原始含义反而为人忽略或淡忘。

节日仪制 宋代统治阶层对节日及其活动极为重视,因而形成颇为完备的节日仪制。朝廷不但制定了“圣节”和政治性节日的礼仪、禁例、休假制度,而且还对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元旦、寒食节、冬至节、元宵节、中元节、中和节等,予以确认,使之成为官定的节日,并将其区分等差,从法律上和礼仪上规定了节日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规格,以及相应的休假制度。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庆节、上元节、同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各三日。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社、清明、上巳、天祺节、立夏、端午、天贶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社、秋分、授衣、重阳、立冬各一日。上、中、下旬各一日。大忌十五、小忌四。而天庆、夏至、先天、中元、下元、降圣、腊,皆前后一日,后殿视事,其日不坐。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七夕、秋分、授衣、立冬、大忌前一日,亦后殿坐,馀假皆不坐,百司休务焉。”每逢重要节日,朝廷、官府皆例行一定的仪式。如除夕的大驱傩,元旦的大朝会和各地官衙的拜贺,立春的打春和赐幡胜,元宵节的御城门赏灯,中和节的换单衣、献农书和“挑菜御宴”,春、秋二社日的祭祀社稷,寒食、清明的扫墓、“赐新火”,端午节的献天师驭虎像和赐书画扇、艾虎、纱匹段,崔府君生日的降香设醮,神保观神生日的献戏玩和供食,立秋的“报秋”,中元节的祭祖荐亡,十月一日的授夹衣、御炉设火、太庙享新、祭扫坟茔等,立冬的祭祀地碉和天神太乙,冬至的大朝会、太庙荐黍,腊日的赐腊药等。“圣节”和天庆、开基等政治节日,则有祝寿、赐宴、赐衣、设醮、进香等礼仪活动,并有是日禁止屠宰和行刑的法令。此外,元旦、冬至有免收公、私房租和准许百姓“关扑”(一种赌戏)的规定,元宵、中秋有城门弛禁的惯例。

节日风俗 宋代围绕节日而开展的各类风俗活动有极大发展,并表现出颇多与前不同的特点。时都市之繁荣堪称空前,随着市民阶层的崛兴和日益壮大,追求热闹奢华的生活方式成为一时风尚,“佳节良辰”遂成为人们尽情享乐的良机,而高度发展的城市经济和相对集中的城市人口,又为举行各种大型的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活动提供了必要条件,故宋代不但节日繁多,而且节日风俗的繁复程度亦大大超过前代。据文献记载,开封、临安等大城市中,每逢重要节日例有各式各样的风俗活动,上自帝王显贵,下至士庶细民,皆积极参与,气氛极为热烈。由于宋代节日在目的、内容上的多元化倾向,节日风俗的社会功能亦发生较大变化。中国传统节日最主要的渊源为上古的巫术祭祀,在两宋时期,随着阴阳五行、谶纬灾祥学说的日渐衰落和人们对世间现实生活的普遍关注,传统节日风俗中禁忌、迷信、祓禊、禳除等虚妄神秘的因素趋于淡化,而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则不断增加。如元旦燃爆竹本是一种驱鬼的手段,此时成为欢乐的喜庆方式,元宵节点灯原为祭神的仪式,此时变成游观花灯的娱乐活动,中秋节的月亮崇拜转化为吃饼赏月,上巳日的祓禊转变成郊游踏青,源于驱瘟避邪的端午节和重阳节,则被人们视为聚宴饮赏的佳景时节。在许多节日中,甚至宗教节日中,游戏、娱乐、社交、宴饮等常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这一现象表明,宋代的节日风俗已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其功能已开始由祭祀逐渐向娱乐转化。因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外来文化在民间生活中的渗透,宋代还出现不少新的节日风俗。如交年节送灶神祀以胶牙饧,元宵节食汤圆和猜灯谜等,皆始兴于宋;而七夕节制作和扑买“磨喝乐”,腊八日食“腊八粥”等,则是佛教影响的产物。

在中国传统节日演进、变异的过程中,宋代是一个重要时期。宋代节日及其活动,不但表现出许多与古不同的新特点,而且还大量传承至今,故于中国文化史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