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宋史

分类:【文化精萃】

纪传体史书。元脱脱、阿鲁图等撰。四百九十六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修于元至正三年至五年(1343―1345)。记述了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至赵?祥兴二年(1279)两宋330年的史事。取材于宋朝实录、国史、会要、地志和宋人史著。本纪沿用《新唐书》体例,基本不收诏令。志分十五目,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详细而又系统地介绍了宋代的典章制度。书中对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点皆有所反映。为研究宋代的基本史料。全书结构比较混乱,编排失当,详略不一。大致以北宋记载较详细系统,南宋前四朝次之,理宗、度宗以后缺疏较多。作者以道学观点论人议事,是非褒贬多有不当。明清以来对《宋史》进行改作或补充者甚多。明柯维棋有《宋史新编》钱士升有《南宋书》、清陆心源有《宋史翼》等。版本较多,有元至正本、明成化本、清武英殿本,1977年中华书局刊有点校本。

书名。元代官修。脱脱(或译为托克托)、阿鲁图先后领衔,欧阳玄、张起岩、李好文等编撰。496卷。计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25卷,载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至赵?祥兴二年(1279)320年历史。属纪传体。顺帝至正三年(1343)始撰,五年(1345)成书。全书卷帙浩繁,为二十四史之最。又创《道学传》,以道学论是非,颇为后世非议,但为研究、了解道学家本来面目,提供不少史料。因成书匆促,故漏略和编次失当颇多,至有一人两传、有目无文者;纪、志、表、传亦相互矛盾者见。全书详于北宋,略于南宋,理宗、度宗以来尤缺。但作为一代史料,仍有相当价值。明清以来不少人对《宋史》改写补充,成书者有明人柯维骐《宋史新编》,清人陆心源《宋史翼》等。

卷数最多的正史。元脱脱等撰。脱脱是元顺帝时的宰相,是 《宋史》 的挂名总裁,实际的撰修工作是由数十名史官完成的。《宋史》 虽然卷数浩繁,但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修定成书,原来,在此之前,朝廷已经三次组织编修《宋史》,第一次在世祖朝,第二次在仁宗朝,第三次在英宗朝,虽然未能完工,但却在资料搜集与编修体例上作了大量工作,为后来迅速编成 《宋史》提供了条件。元朝修《宋史》,从史料的角度说,条件是超越前代的。宋朝立国三百二十多年,史馆组织健全,除了南宋末年,历朝皇帝都有 “起居注”、“宝训”、“实录” 等; 两宋待文臣尤其宽容,而且俸禄优厚,文人能够从容撰述,故两宋别史、杂史、杂著之多,是前无古人的。由于雕版印刷技术的盛行,这些史籍大都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元朝史官拥有的史料不是太少,而是太多,这就非常考史官的剪裁功夫。《宋史》的缺点就是 “繁芜”,其文字也是平铺直叙,典型的官样文章,从文章的角度说,在 “二十四史” 中属下乘。但史家却认为繁芜比简略好,因为许多后代看不到的原始资料得以保存下来,考史者可以从中窥见历史的真面目。所以在史家看来,《宋史》 自有其价值,是其它任何史籍也不能取代的。有趣的是,元朝修《宋史》,本是给宋朝 “算总账”,没想到,《宋史》 刚修成不久,就有一位叫韩山童的人,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在江南聚众起义。随即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元朝很快也就成了历史,要由明朝的史官为其 “算总账” 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