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武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宋武帝分类:【文化精萃】 即刘裕。南朝宋建立者。420―422年在位。字德舆,小字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汉楚元王刘交二十一世孙。幼年丧母,家贫,父将弃之,为同郡刘怀敬母收养。他性格奇特,勇健有志,初为北府军中下级军官。隆安三年(399)十二月,为前将军刘牢之参军事,镇压孙恩、卢循起义,“俘斩以万数”,迫孙恩投水自尽。勇悍善战,颇有军事才能,逐渐成为北府兵著名将领。其部下纪律严明,深得人心。荆州刺史桓玄篡晋,他起兵讨伐,身先士卒,率众将士殊死决战。义熙元年(405)三月,击败桓玄,迎安帝返回建康,复皇帝位,由他总揽朝政。后又出兵灭南燕,旋回师击败卢循。西攻谯纵,收巴蜀。又出兵关中,消灭后秦。官至相国,威望日高,夺权欲望日增。十四年(418)十二月,令中书郎王韶之缢死安帝,立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帝。元熙二年(420)六月,授意中书令傅亮劝恭帝司马德文禅位,遂代晋称帝,国号宋,都建康。次年九月,派人杀恭帝于秣陵,后又率百官送葬。当政时期,严禁世家大族隐匿户口和田地,实行“土断”,减轻赋税,放免奴客兵士,裁减侨州、郡、县,增强了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力量。生活尚节俭。永初三年(422)卒于建康,谥日武皇帝,庙号高祖。《宋书》、《魏书》、《南史》有传。 即刘裕,宋的建立者。字德舆,彭城 (今江苏徐州市) 人。西晋末年,南渡迁居京口 (今江苏镇江)。汉楚元王刘交第二十一代孙。家道中落,幼年曾伐荻耕田。后为东晋北府兵下级军官,随刘牢之参与镇压孙恩起义,升为下邳太守。公元403年,东晋太将桓玄篡位建楚,刘裕联合下级军官,在京口、广陵 (今江苏扬州) 起兵,后攻杀桓玄,扶晋安帝复位。408年进封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掌握朝中实权。409年率军北伐,次年攻灭南燕慕容超政权。接着回师南下,平定卢循起义。412年派朱龄石收复巴蜀。与此同时,铲除随同起兵的功臣刘毅、诸葛长民的势力,威权日重。417年再次率军北伐中原,同年攻克后秦都城长安 (今陕西西安),俘斩姚泓,灭后秦。收复关中。被封为宋王。418年派人勒死晋安帝,因相信谶言 “昌明 (安帝的字) 之后有二帝”,乃立安帝弟司马德文。420年逼司马德文禅位,自立为帝,建宋,改年号为永初,史称刘宋。420―422年在位,共两年。实际执掌朝政达十八年。称帝前后,为巩固统治,实施了一系列缓和措施,如实行土断法,使侨寓人口编入郡县,抑制士族势力,增加国家收入。还几次赐田土、财物给贫民,并禁止豪强封山占泽,侵渔民利。减免部分租赋,废除前朝无偿征用民间木料的办法。生活上也躬行节俭,堪称贤君。史称他“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422年病死于建康,终年五十九岁,谥武帝,庙号太祖。葬初宁陵 (今江苏江宁县北)。 南朝宋武帝刘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