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真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宋真宗

分类:【文化精萃】

北宋皇帝。初名德昌,后改名恒。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宋太宗第三子。太平兴国八年(983)封韩王。端拱元年(988)封襄王。淳化五年(994)封寿王,任开封尹。至道元年(995)立为太子。至道三年(997)太宗死,真宗即位。乾兴元年(1022)崩,年五十五,庙号真宗。在位二十六年,年号五: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即位之初尚勤政事,询民情。下诏蠲放五代以来欠税。景德元年(1004)辽军大举南下,在寇准促使下亲征,订“澶渊之盟”以还。后期则信用权臣,封山建庙,大事迷信。劳民伤财不说,国计民生之事也再无人关心,人人只想争报“符瑞”求官。宋太祖、宋太宗开创的北宋王朝所有的一点新气象至此全无,朝风日坏,国家财力也日益不支。难称贤君。著述有《御制玉京集》六卷,今尚存。传载《宋史》卷六至卷八。

即赵恒,原名德昌,后改元休、元侃,至道元年 (995) 立为皇太子,改名恒。为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据《宋史?真宗本纪》记载: “幼英睿,姿表特异,与诸王嬉戏,好作战阵之状,自称元帅。……就学受经,一览成诵。” 即位前,任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韩王。端拱元年 (988) 又封襄王。淳化五年 (994) 晋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尹。至道元年 (995) 立为太子。三年后太宗卒,即帝位。时年三十岁。即位后,以张齐贤、李沆为相。王禹?上疏言 “五事”; 加强边防、减削冗官、沙汰僧尼、慎选官吏亲贤远佞等。使得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以致咸平、景德年间被誉为宋之治世 然而北辽渐强,景德元年 (1004) 辽萧太后与圣宗亲军南下,迅速深入到澶州 (今河南濮阳),与开封仅一河之隔。边报告急,真宗君臣惊慌失措,王钦若密请迁都金陵 (今南京),宰相寇准反对,坚主抵抗,并请真宗河渡亲征。真宗动摇不定,为形势所迫,遂亲赴前线,督战澶州。辽军孤军深入,战斗失利。真宗在形势对宋有利的情况下,畏乱约和,与辽订立 “澶州之盟”,以每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代价,求得暂时苟安。景德三年,真宗罢寇准,起用王钦若、丁谓为相。王、丁迎合圣意,劝帝伪造天书,封禅泰山。自此大兴祥瑞,天书屡降,广建宫殿道观,劳民伤财。统治后期,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赵恒在位二十六年,有六位皇后,六子、二公主。

即赵恒。北宋第三代皇帝。太宗子。997年至1022年在位。年号先后为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在位期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较繁荣。然对外抵抗不力,与辽订立澶渊之盟。为掩饰这一屈辱,神化赵宋王朝统治,便大力崇道。大中祥符元年(1008)中,天书屡降承天门、大内功德阁、泰山垂刀山,为此下诏相应地设立“天庆节”、“天?节”、“天贶节”。大中祥符五年又导演了天尊降临的闹剧,模仿李唐王朝奉老子为祖先,伪托“九天司命天尊赵玄朗”为赵宋祖宗,上尊号,设“降圣节”和“先天节”,建玉清昭应宫与景灵宫。并东封泰山,西祀汾阴,上亳州祭老子,下诏编校《道藏》。又亲自撰写青词和谢神表章,结集为《玉京集》6卷,收入《道藏》。他崇道有着“以神道设教”的明确政治目的。与此同时,他继续推崇儒学,在其统治期间完成了《九经正义》的校定刊印工作,修成了《册府元龟》,加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令诸州建孔庙,颁布《考校进士程式》、《亲试进士条制》,进一步健全科举等文化制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