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宗族的维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宗族的维系分类:【中国民俗】 家族分化而形成了宗族。宗族虽分散于各地,但由于有共同的血统,仍能彼此经常联系往来。此外尚有其他因素,使这种联系往来能够延续不断。一是祭拜祖先。祖先是宗族之源,子孙思源追本,不能不把祭拜祖先作为极为重要之事,同时也通过祭拜,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安和兴旺发达。祭拜祖先有家祭、祠祭和墓祭等。祠祭和墓祭多要求全宗族参加,到时族中成年男子不管远近、晴雨,都要赶往拜祭,不能迟到早退,不到者受处罚。此时参加者济济一堂,亲情洋溢,缅怀祖德,寒暄叙旧,亲切温馨。同时也借此重申祖训家法,教育子弟,勉励有为,并济助族内贫困者。所以祭拜祖先的活动,成为凝聚和团结宗族的精神象征。二是奉祀共神。即全宗族共同奉祀祖先从大陆渡台时所携带的神像,并把奉祀之日作为宗族聚会之期。有的宗族奉祀保生大帝,有的宗族奉祀妈祖,有的奉祀清水祖师,有的奉祀三山国王。《林氏大族谱》云:“遂将三位恩公之貌相模样雕刻神像,颂称良岗王,供于靖邑梧宅社本嗣堂家庙永远奉祀,并定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为千秋之日,祭祀演戏以为纪念……”现在礁溪乡奉祀之神像,是元祖来台时带过来的。三是宗族公产。由于祭拜祖先是全宗族的大事,所以在析产分房之时,须先提取一定的产业作为公产,以供作祭祀的费用。例如庄英章、吴文星纂修的《头城镇》云:“议三貂水田连山场三段,带收碛地银一百二十元,留存作公,按作五房轮流,一房应值一年,掌管收租,将所得租票以为祖先坟墓祭扫开用,并修理公厅以及亲戚应酬诸费以外,即将所剩租额按作五大房均分,各不得另生枝节,批照。”陈永瑞编撰的《太傅派朴直公族谱》云:“三年后(按:即道光十年),兄弟析产分家,以遗产中抽出二甲四分土地,作为祭产,以其租谷六十一石,供日后各房(十五世)子孙祭祀朴直公、正义公暨太祖妈林氏讳双带之用。”有了宗族的公产作为祭祀祖先之用,不论子孙分居何地,应值祭祀者都要负起收租和主办祭拜事宜的权利和责任,从而增强了宗族的向心力。四是宗族内的婚丧喜庆。宗族的成员虽散居各地,但由于血缘关系,成员之间都视为亲属。宗族中某一家庭有娶嫁婚事或丧事,以及乔迁、生子等喜事,都通告宗族各家周知,而受通告的则以亲属关系向娶嫁之家申表祝贺,向丧事之家致唁,并共同参与帮忙。这种礼尚往来拉近了亲情,表明了他们都是一家之人,无形中增强了宗族内在的凝聚力。五是宗风祖训的继承。主要内容为凡是同宗族都要互相帮助,富者要济助贫者,遇有成员无辜受到族外侵害者,其他成员应予援助。对于族内之长老应表尊重,有违反宗风祖训者,则在祖庙内申诫处分。这样,宗族对其成员在经济上起了援助的作用,在处事上起了教育的作用,从而维系和增进了宗族内部的团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