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官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官道分类:【中国民俗】 历史上,甘肃农村把公共道路称为“官道”。意思是说公共道路是官方认可与保护的,是天下人皆可通行的本村镇地域内的道路。官道的护养是本村所有成员的事情,官道上的树木、石块、土砂均为全村人所有,任何人家不得私改和随意动用。官道是在本地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史料记载的天水市北道区张家村,因连着渭河与黑水潭,在每年秋雨季节的几个月内,即形成南北隔离、交通断绝的情况。当地人只能在旱季或冬季冰封时,进行南北交往。后来,人们开始制作木船,横渡渭河,张家村和寨子就成为停船的码头,又称埠头,这就是早期的“北道埠”,后来人们在此聚居,举办商业活动,于是形成了寨子街商埠的雏形,具有了通商口岸的含义,最终由一个村落的小路巷口发展成甘肃的东大门。随着官道的形成,也便有了约定俗成的文化,成为当地人共同遵守的规则,如官道卫生、祭祀、经商、娱乐制度等等。官道虽说是官方管理的道路,但实际上官方并不投入人力和物力,因此,官道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事务完全依靠民俗规则进行管理。一旦在官道上发生村民纠纷,村落组织可召集会议,由全村人进行公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