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定慧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定慧寺分类:【传统文化】 在镇江市焦山。原名普济庵。相传建于东汉兴平年间(194-195年)。北宋时名普济禅寺。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毁于火灾。后重建,易名焦山寺。明代再度重建。清初康熙帝南巡时赐名定慧寺,取佛语“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之意。寺为江南佛教胜地之一,建筑宏伟,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斋堂、念佛堂、方丈室等建筑。主殿建于南宋景定年间,元初毁于兵燹,明宣德年间重建,以后曾多次重修。附近尚有御碑亭、观澜阁、焦山碑刻、东泠泉、华严阁等名胜。 位于焦山南麓。焦山最大寺庙。依山临水,绿树掩映。传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194―195),初名普济禅院。宋改名普济禅寺,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曾驻守寺内。元易名焦山寺,毁于火。明宣德(1426―1435)年间重建。清康熙巡游至此赐今名。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大寮、念佛堂等建筑。大雄宝殿始建于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元毁于兵火,明清数次重修,近年又经修缮,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呈明代建筑风格,富丽堂皇。寺内有古代碑碣石刻数十方。附近有吸江楼、华严阁、壮观亭、观澜阁、别峰庵、三诏洞和抗英炮台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