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实录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实录院分类:【传统文化】 官署名。掌修实录。南宋高宗始置,设提举、修撰、同修撰、检讨等官。提举多以宰相兼领,称提举实录院,修撰以下则由他官兼任。清改实录院为实录馆。修录时,于翰林院下临时开设此馆,以翰林官充任馆中总裁、提调、总纂、纂修、协修等职。至清末光绪朝止,历代共修实录160余部,但绝大部分已佚。唐代仅存韩愈撰《顺宗实录》,宋代仅存钱若水、杨亿等撰《太宗实录》12卷。明清实录较为完整,《明实录》凡15朝13部,嘉靖前,实录收藏严密,誊录之后,秘不示人,万历后渐传于世。《清实录》计11朝12部,保存十分完整。 官署名。掌修撰实录。实录编修,始于南朝人周兴嗣所修《梁皇帝实录》。其本义为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信史,至唐宋已演变成为一种史体。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始于史馆开修《太祖实录》。实录院之名,始见于咸平元年(998)。元丰改制前,实录院于崇文院内临时设局。元丰改制后,修史机构有国史案(国史院),遇修实录,即开实录院。南宋初,于史馆开实录院。绍兴十年(1140)罢史馆后,秘书省掌修日历、会要,遇修实录,则另设实录院,由宰相提举。嘉泰元年(1201)开实录院,二年开国史院,此后,国史院与实录院并置。实录是介于正史与起居注之间的一种史体。它本于起居注,以某一朝皇帝言行为中心,旁及天地日月的祥瑞,山川地域的划分,帝王宗室昭穆继世之序,礼、乐、刑、政、师旅之事,兼取编年体与纪传体的编写方法而编撰成的当代史稿,供撰写国史采择。实录院设提举实录院(宰臣兼)、实录院修撰、实录院同修撰、实录院检讨及都大提举诸司、承受、主管诸司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