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实胜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实胜寺

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黄寺”、“皇寺”。清入关前盛京(今沈阳市)最大的喇嘛寺院。在辽宁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皇太极敕建。始建于崇德元年(1636),三年竣工。为沈阳地区一座历史较早的喇嘛庙。寺为两层院落,在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大殿等建筑。两侧建有钟、鼓楼、玛哈噶拉楼、僧房等。总面积为五千五百多平方米。大殿为五间歇山式, 顶黄琉璃瓦绿剪边。玛哈噶拉楼在大殿西南, 两层歇山式。原藏金质玛哈噶拉佛, 楼因此得名, 楼下有小塔, 葬有莫尔根都尔吉喇嘛遗骨。有满、汉、蒙、藏四体文字碑。雍正四年(1726)重修。

喇嘛教寺院。俗称皇寺,异写黄寺。位于沈阳市和平区黄寺路二段。始建于清崇德元年(1636),雍正四年(1726)奉旨重修,共占地7000余平方米。总平面呈南北矩形,在南北轴线上,山门、天王殿、大殿依次座 ,两厢分置钟、鼓二楼、左、右经堂、东、西配殿等。大殿面阔五间,歇山围廊式大木结构、丝缝墙、格扇门窗,屋顶覆黄琉璃瓦,镶绿瓦剪边。檐下置五踩双下昂斗拱、朱柱粉垣、檩枋沥粉彩绘,殿前铺有月台。大殿西南方向建有玛哈噶喇楼。据《盛京通志》载:“天聪九年,元裔察哈尔林丹汗之母以白驼载玛哈噶喇金像并金字喇嘛经、传国玺至此,驼卧不起,遂建此楼”。楼高二层,重檐歇山式,一层由青砖砌筑,二层全部为木结构,四面围廊,平板枋上置斗拱,屋顶覆琉璃瓦,其内原祀金制玛哈噶喇佛像。四十年代,金佛被盗。寺外原建有东、西牌楼各一座及下马碑,现均已无存。1963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实胜寺

全称“莲花净土实胜寺”,又称“皇寺”或“黄寺”。在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始建于1636年,1638年建成,是清入关前盛京最大的喇嘛寺。1726年重修。寺为两进院落,寺前有山门,寺内中有天王殿,后有大殿,两殿之间东西两侧各置配殿,西北角有“玛哈噶拉”楼一座。大殿为五间重檐歇山式建筑,黄琉璃瓦顶镶绿剪边,四周出廊,“玛哈噶拉”楼为二层歇山式,原藏金质玛哈噶拉佛,故得名。全寺总面积5,500多平方米。清太宗皇太极常率满洲亲贵将官来此礼佛诵经,以笼络蒙古王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