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客家人的太阳生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客家人的太阳生日分类:【风俗文化】 “太阳生日”是广东梅州客家人的特有民俗节日。兴起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梅县、大埔两县。“太阳生日”定于农历三月十九日,届时,家家户户都备三牲果品敬太阳。而且还要提前在十八日这一天,把当地阴那山上灵光寺内一尊叫“太子菩萨”的神像抬出来游乡。当地群众管叫这“太子菩萨”为“稗子菩萨”,说是迎游了“稗子菩萨”,当年可保五谷丰登,田中少长稗草。 “太阳生日”和“太子菩萨”是有一番来历的:明代末年,广东梅州的客家人曾几度举义开展“反清复明”斗争。在清兵进京前夕,有一位在朝中当太子的老师的李士淳是梅县松口人,他把太子朱慈?(lang)带回到梅县,在一处叫阴那山灵光寺的庙内住下来,策划继续开展反清复明斗争。终因大势已去,太子朱慈?隐名出家,在灵光寺内当了和尚,取名为“太岁和尚”②当地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太子,都叫他太子和尚。后来终老于灵光寺。当地群众为了纪念这位太子,便在寺内供了一尊“太子菩萨”,为了掩饰这位明太子在此隐居的身份,便把“太子和尚”谐称为“稗子和尚”。明王朝覆亡以后,人们不敢公开悼念明代皇帝,便假托明崇祯皇帝于煤山上吊归天的农历三月十九日忌辰为“太阳生日”,并将太子菩萨的神像提前一天抬出来游乡,告示远近村民举行悼念活动。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