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客家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客家年分类:【风俗文化】 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苗族节日,时间与汉族春节相同。苗语原义为“过汉族的年”、“和汉族一起过年”。客家年是苗年之后的又一重大年节,有的地方已经把苗年移到春节过。苗族过此节有自己的特点。过客家年时不贴门神、不送接灶神、不守岁,这同于苗年。也有贴对联的,多是与汉族杂居的村寨或靠近城关的村寨。初一到初二不能上山劳作,在家里不能碾米、纺棉花、扫地。认为纺棉则这一年的雨水会被纺车甩到外地而造成干旱。年三十,要在一根竹管中放进十二粒黄豆,然后加水,到五月十五取出观察,若第几粒饱满,便认为这一年第几月雨水好。初一早上看天色和听鸟叫,哪边天色好哪边就会有好收成;喜鹊叫宜养鸡,乌鸦叫宜养鸭。吃饭时先丢饭和肉给狗吃,狗先吃饭则来年粮价好,先吃肉则肉价高。年节里人们还要走亲串友,年轻人们还要汇聚举行各种文娱活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