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宫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宫市分类:【传统文化】 ①古代宫苑内所设之市肆。大都为封建帝王行乐而设。始于东汉灵帝(168―189)。南朝梁萧绎《金楼子》卷一《箴戒》:“汉灵帝时,作列肆于后宫,使采女贩卖,更相盗窃,斗争之声闻于人间,帝著商贾服,饮宴于其间。”南齐东昏侯时(499―501)亦于宫苑中立市,“太官每旦进酒肉杂肴,使宫人屠酤,潘氏为市令,帝为市魁,执罚,争者就潘氏决判”(《南齐书?东昏侯纪》)。《新唐书?中宗纪》:“(景龙)三年(709)二月己丑,及皇后幸玄武门观宫女拔河,为宫市以嬉。”②唐德宗时(780―804),由宦官主持采办宫廷用品,亦称宫市。至顺宗时(805)废。 ①宫苑内的市肆。春秋时,齐桓公设宫中七市。东汉灵帝时,作列肆于后宫,使彩女贩卖,更相盗窃,斗争之声,闻于人间,帝著商贾服,饮宴于其间。南齐东昏侯也在宫中设市。唐中宗景龙三年 (709),“遣宫女为市肆,鬻卖众物,令宰臣及公卿为商贾,与之交易,因为忿争,言辞猥亵。上与后观之,以为笑乐。” ( 《旧唐书?中宗本纪》) 明代宫市设在元武门 (即今神武门) 外,天启元年(1621) 曾改在东安门外戎政街。七年 (1627) 又将大市移入元武门外。②采办宫中用物之市。唐德宗贞元(785―805) 末年。设宫市使,以宦官充任,到民间强买物品,付值甚少,或竟不给值,使卖者空手而回。白居易新乐府《卖炭翁》: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 《长庆集》卷3)。充炭值的绡、绫皆“故衣败缯”,所以作者在诗的题序中说 “苦宫市也”。宋初设市买司,太平兴国间改名为杂买务,掌理宫中采买之事。 中国古代在皇宫中所设的临时市肆。春秋时齐桓公有宫中七市。汉灵帝和唐中宗等都曾在宫中设市。唐朝时,由宦官主持向民间采办宫廷用品,也叫宫市。但一些宦官借宫市之名,强行掠夺,讹诈,受到人们的批评。顺帝时废除宫市。后来,仍变换名称,继续向农民和商人贱买、摊派。《梦粱录》卷九:“唐制谓之宫市,宋初为市买司,太平兴国方更名杂买务,奉禁中买卖,买平其直。南渡后,合局于此(指临安北桥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