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宫廷菖蒲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宫廷菖蒲酒分类:【传统文化】 明清时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宫中所饮之酒。明刘若愚《酌中志》记载,宫中该月初五日午时,饮菖蒲酒。菖蒲是生长于山涧泉流旁的一种名贵药材,具有开窍、祛痰、理气、活血、散风和祛湿等功效。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指出:该酒可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用菖蒲制酒唐宋时就有。据称,五月为“恶月”,禁忌甚多。为了避邪禳毒,道家选用了菖蒲。 明清时期,宫中饮菖蒲酒之俗相当盛行。端午节前,人们把菖蒲切细,与雄黄相拌匀,曝晒之后,浸制成菖蒲酒。饮用此酒的缘起虽有迷信的成分,但它对防病治病,尤其对于驱去污浊之气大有益处。民间饮此酒时间更早,而且十分普遍。此俗一直相沿至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