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宫廷酒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宫廷酒礼分类:【传统文化】 宫中饮酒礼仪。宫廷筵宴饮酒是有一套规定的,其主要目的在于突出君王的权威。宫中有专职人员供侍皇帝饮酒,从铺筵设席、酒具酒令,到供酒、进酒、撤酒,环环紧扣,有条不紊。《礼记》载:“天子饮酎(zhou,醇酒),用礼乐。”先王制定酒礼,“一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周朝天子饮酒时,礼乐并作,由酒正亲自奉酒。汉代宫中有法酒,专门纠察宴筵上失态的行为,以维持场面的隆重与威严。历朝宫中大宴时,都是先由进酒大臣按照一定的礼节向皇帝进酒,在皇帝饮后群臣叩谢圣恩后方可饮。宋代皇帝举行大宴时有9盏、12盏之礼。明代宫中宴筵有7爵、5爵、3爵之礼。每进一次酒都有一定的仪式。大宴时,光禄寺卿供进御筵后,即开始开爵倒酒,并跪至皇帝面前进第一爵;此时,教坊司演奏乐曲,乐声响起,百官皆跪;接着由教坊司官跪奏进酒,皇帝始饮,饮毕,乐曲才停止。进其他盏时也各配有特定的乐曲。清代皇帝曲宴廷臣时,由专门的晋爵大臣向皇帝进酒,丹陛上的宫廷乐班即奏“玉殿云开”之曲,皇帝饮酒时,王公、大臣各自离座,下跪,行一叩礼;待到乐止,群臣方可入座。宫廷酒礼成了皇帝维护自己权威的一种手段,且一代比一代严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