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官名。①殷商始置,初为国王家臣,掌管王室家务和家奴,后渐演为政府官员。宰在王之左右而赞王命,地位隆贵,尊为“太宰”、“冢宰”。《史记?殷本纪》:“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西周有“大宰”与“内宰”之别。《蔡殷》铭文:“宰舀在王之左右,是大宰;蔡出纳姜氏命,是内宰。”《吴方彝》、《望簋》、《蔡簋》、《颂鼎》、《颂壶》、《盘》、《师簋》、《师汤父鼎》等均有宰之记载。《周礼?天官》有大宰,小宰及宰夫等,均负责主持一定政务。鲁、楚、宋等国还设“少宰”或“左宰”以为太宰副贰。②采邑大夫封地行政长官,及卿大夫家臣皆为宰。《论语?公冶长》:“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注:“千室,大邑;百乘,卿大夫之家;宰,邑长、家臣之称号。”③地方行政长官名。春秋时鲁、卫等国设县,由国王任命县之行政长官,称“宰”,即为“县宰”,县下有“里宰”。王莽改制,改县令、长为宰,亦为县宰。

①官吏的通称。《周礼》有冢宰、大宰、小宰、宰夫、内宰、里宰。②先秦鲁国一邑的长官。如孔子弟子子游为武城宰,子夏为莒父宰。见《论语?雍也》和《子路》。③鲁国卿大夫的家务总管和采邑长官。如匡句须为施氏宰,见《左传?成公十七年》;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见《论语?雍也》。④春秋时齐国的太宰。《国语?齐语》:“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韦昭注:“宰,太宰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