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家族构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家族构成分类:【中国民俗】 辽宁各民族受汉族家族意识影响,俗重血亲。家族的构成,包括血亲和姻亲两种类型。 血亲类型。指同祖先、同血缘、同姓氏、同父系的亲属,分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以本人为核心,按辈分上溯四代:父亲、祖父、曾祖、高祖;下袭四代:儿子、孙子、重孙、玄孙,所谓的九族制。这种以血缘系结的上下垂直关系之亲属,称直系亲属或嫡系亲属,俗称一支儿或一门儿。在血统上,和本人同一祖先,但无上下垂直关系的亲属,称旁系亲属,主要是由诸父兄弟组成的各小家庭,俗呼偏支儿或偏门儿。又可细分为近支儿、远支儿或近门儿、远门儿。 姻亲类型。指以婚姻关系为纽带的亲属。其家族结构,又有单一家族与复合家族之分。单一家族由一对夫妻构成,或一对夫妻加子女构成,或一对夫妻加子女、再加旁系近亲,即兄弟姊妹构成。复合家族由两对以上夫妻构成,或两对以上夫妻加各自子女,或再加各自旁系近亲兄弟姊妹构成。 从前,辽宁满族的家族构成,以姓氏为主,同一血缘关系的人,同一姓氏称哈拉,也叫穆昆。一个穆昆就是一个家族。据《皇朝通志?氏族略》载:满族姓氏共有七百多个,最有代表性的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禄氏,合称满族八大姓。入关以后,受汉族姓氏影响,改原来姓氏中的复姓为单字,八大家族姓氏分别改姓佟、关、马、索、齐、富、那、郎。 辽宁人喜尚合族共居,同一家族的人,世代聚居一处,组成一村或相邻几村。人口以数十甚至以百为计。辽东凤城赫氏家族,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全家120余人,六世同堂。当地的此类大家族较多。岫岩的洪氏家族,自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到岫岩定居,久住不移,到民国三十年(1941年),达七世同堂,并以其家族姓氏名村,称洪家堡子。后来,世代繁衍,族人扩居,选择离洪家堡子近地成村,名小洪家堡子,以示同一家族的子孙 ① 。 20世纪中期以后,封建家法制度废除,旧式大家族逐渐解体,多向三世同堂的家族结构转化。60年代后,国家提倡计划生育,父母与子女构成的单一家族和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三口之家,渐成主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