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寄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寄褐分类:【传统文化】 宋人称非道士而寄居宫观者。道教自汉末三国兴起以来,道士虽居宫观,然娶妻生子与世人不异。宫观中人,奉其教诵其经者称“道士”;不信教不诵经,仅服道衣者称“寄褐”。五代宋初,颇多游惰无业之人或遭荒年无以为生的灾民凭借与宫观主持者的亲属故旧关系,假寄褐之名,携全家入居宫观。宋太祖深疾此种现象,遂于开宝五年(972)下诏:禁断窃服道衣,号为寄褐,杂居宫观者;禁止道士畜养妻儿,已有家室者,皆遣出宫观居住;凡入宫观为道士者皆须本师、知观同诣官吏陈牒,官给公凭,不得私度。自此宫观不得留居妇女,亦无寄食之人。然道士的父子、兄弟、孙?等仍依公凭而居,称为“亲属”。大中祥符二年(1009),真宗又诏禁以道士亲属名义居宫观,此后道教宫观的管理始与佛教寺院同样严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