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富川瑶族自治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富川瑶族自治县

分类:【传统文化】

县级民族自治地方。1984年1月1日成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边缘。面积2560平方公里。人口271600人。主要有瑶、壮、汉等民族。县政府驻富阳镇。地势东西高,中南低。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型。农作物有稻、玉米、黄豆、花生、油茶、烟叶等。土特产品丰富。是广西烤烟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广西三大产枣区之一。元宝牌蜜枣、水李驰名中外。矿产有金、煤、铜等。

1984年1月1日建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 与湖南省的江华瑶族自治县相接壤。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富阳镇。汉置县。1952年与钟山县合并为富钟县,1961年改富川县。居民有瑶、汉等族。属南岭山地的一部分,全县为半山区半丘陵地带, 为西江支流贺江上游的富川江流域。农产有稻、玉米、花生、油茶等, 并产龙须草。矿藏丰富。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边缘,面积为1552平方公里。县内居民有瑶、汉、壮等多个民族,总人口为257033人,其中瑶族人口126375人(1990年统计数字)。该县历史悠久。汉代始置富川县,以境内有富水而命名,隶苍梧郡,属交州。据《古今图书集成》载,富川瑶族“来自黔中五溪”,即是从湖南的“五溪蛮”(亦即“黔中蛮”、“武陵蛮”)几经迁徙而来。主要有过山瑶和平地瑶。历经沧桑,建置隶属屡变。1952年,富川县与钟山县合并,改置富钟县;1961年又与钟山分开。1984年1月1日富川瑶族自治县正式成立,隶属梧州地区。县首府驻地富阳镇。县境四面环山,山区面积广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经济以农业为主, 土特产丰富,是广西著名的烤烟生产基地之一,蜜枣、水李、水牛久负盛名。县地向为历史上楚越交往之要道,名胜古迹颇多。有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的古县城“明城”,以及鲤鱼山原始文化遗址、瑞光塔、川岩、朝东风雨桥等自然、人文景观,尤其富川碑林,更为世人瞩目。唐相公墓铭、僧侣刻石、穿石岩镌刻、瑞光塔画像、回澜桥碑群、“知米”石刻、富川城墙碑记、奉县勒碑、济公碑等都具有重要的文物和史料价值。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