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寓言式批评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寓言式批评

分类:【文化精萃】

本雅明文艺美学中具有独创性的文学批评理论。最初在《德意志悲剧的起源》中得到系统的表述,它以17世纪巴罗克戏剧,主要是悲衰剧为研究对象,作出了尝试性也是典范性的批评实践。寓言式批评的主要原则是要坚持一种与卢卡奇古典主义“整体性”原则相对立的现实主义原则,即“残破性”。本雅明将“寓言”同现代社会及其艺术的残破性紧密相连,与古典主义美学追求的艺术完满性、整体性相对抗,从而使“寓言”观念不再是抽象的、一般的,仅仅局限于修辞学范围内的范畴,而成为具有着特定的社会与历史内涵的美学范畴。寓言式批评中的“寓言”是与古典艺术中的“象征”相对立的。象征与被象征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理性的,因而是单一的、明确的。而寓言式的关系则是基于直觉的,它与对象之间呈现出不一致性,从而导致寓意的多样化与可替换性,整体性在寓言式的批判下彻底地消解为支离破碎的现象片段。寓言式批评的具体实践是指寓言家在忧郁的目光注视下赋予已经丧失意义的对象以意义的活动。通过这样一种批评方式,一方面使对象获得了新的生命与意义,并透过对象探求隐藏于背后的新的内涵,使寓言成为开启隐藏的知识王国的钥匙;另一方面在寓言中展现寓言家自身,表明他是寓言家,并将寓言家的主体心迹流露出来。寓言成为寓言家观念的聚居地。本雅明明确指出寓言式批评的原则应从本体论而不是心理学意义上来理解,应从社会存在论角度来考察寓言与寓言家,探讨其何以进入现代社会并取代象征原则而起支配地位的现实基础。寓言式批评在实际的运用中是用一系列隐喻表达评论者对作品的理解与评价。各种隐喻意象交织重叠,互相渗透敞开,并与作者、作品的意象极为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将深刻的理性思考与具体、丰富的感性、直觉、隐喻意象不假任何逻辑推演就直接结合起来,暗示出事物深层的复杂关系,拓展了思维空间。本雅明将这一理论广泛地运用于他的文艺批评实践,并自觉地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结合,逐渐形成本雅明式的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式。较为充分地体现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等著作中。由于寓言式批评的理论表达晦涩难懂,本雅明最初提出这一理论时并没有得到学界的重视。直到30年代,寓言式批评日益成熟才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争论,并作为文艺美学的一种实践方式而为人们所认可。寓言式批评因其自身的神秘主义倾向而具有一些不足与缺陷,它在批评实践中常有的思维跳跃性,逻辑的不连贯性以及意义的模糊性,给读者的领悟与理解带来了相当的难度,极易产生歧义、误读与曲解。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