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寨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寨神

分类:【地域文化】

①也作“社神”。傣语称为“披曼”或“丢拉曼”。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原始崇拜中所信仰的村社保护神,往往是本地最早的建寨者或该村社古代的杰出人物,但也有一小部分别的村社的敌对成员,因此,有善恶之分。其善者能保护全村,而恶者则会危害村社利益,因此,都要祭祀。祭祀通常在插秧前和秋收后举行,傣语叫“灵披曼”,直译为“养寨鬼”,是一项全村性的集体活动。届时用树枝、竹排等物封闭各路口,关闭寨门,隔绝与其它村社的往来。由村社头人召集全村社成员参加,备办各种供品,仪式较为隆重。每个村寨供奉的寨神一般为一个,但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祭时须先祭其中的主神。新加入或即将迁出的村社成员,也须以鸡、酒、蜡条进行祭祀,以求得社神的同意和保护。男女结婚时要用彩礼的一部分作为祭祀寨神的供品。寨神作为村社共同体的象征,是与当地社会残留之农村公社组织相适应的。解放后其影响逐渐减弱或消失。②羌族民间信仰之一。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寨神,一般以白石作为象征,立于树木旁或岩石边。羌人每逢许愿、还愿及其它重大节日时,均要请巫师作法事、唱经诗,祭拜本村和附近各寨的寨神。

亦称“社神” 。傣语音译为 “披曼” 或 “丢拉曼” 。一种村社保护神。曾存在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受到祭祀的多系本地的建寨者,或古代对村社有建树、有影响的人物。祭祀时间是每年栽秧前或秋收后。祭祀前,用竹排、树枝等封锁寨门,与其他村社断绝往来。然后由村社头人召集村社成员备办供品,举行隆重的仪式,祈求寨神护佑。解放后此俗已逐渐消失。

侗族宗教观念中的守护神。旧时,侗族村寨都要在人们出入的必经之路修建一两座寨门,以作村寨守护神驻守的地方。以后凡村寨人畜生病、瘟疫流行,都要向寨神献祭;儿童体弱多病要请寨神当保爷。村寨发生火灾,认为是对寨神不恭的结果,要全力抢修寨门。侗族南部地区“吃相思”(侗族青年男女春节期间相互集体走访做客的习俗)时,客人进寨首先要向主人的寨神献祭,主人也只能在寨门焚香迎客。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8: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