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对戏业的禁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对戏业的禁忌

分类:【风俗文化】

汉族民间一些传统的地方剧种,旧时保持了浓厚的神秘气氛,充满了神碉信仰和迷信禁忌。由于表演的内容和剧种不同,戏业禁忌呈现出明显的地方色彩。

在浙江西南山区,演戏是鬼神祭礼的一种仪礼。群众看戏,忌男女混杂,台下男女分座,女座在两廊之下,廊梁上拴挂一藤鞭,如男人闯入廊下,或有戏侮妇女之事,任何人可取藤鞭打犯禁的人。演出时,将当时戏金用袋分装挂于台口,台戏金12元,则用12只小袋每袋放上1元,联成一长串。推村中年老观众数人监台,如发现艺人演出不认真,出差错事故,监场的当场剪去一袋以示惩罚,寓代神执行之意,艺人不得违禁抗拒。最忌事后争执,触犯神怒要遭祸。演戏忌演过月戏,即戏期从这月到下月,故安排演出必于月底结束。演过月戏的戏班和村子会不太平。

在日常生活中,艺人也有禁忌。山区本地戏班的艺人,都是山民子弟,演出也在山乡,在山路上走时,忌丢石子玩,忌脚踢石子,说会丢掉生意。艺人走路打伞时,忌将伞旋转,说会使生意不安定;忌在后台走棋,说是一盘棋越走越乱越分散,会使戏班散伙。吃饭时,旦角艺人忌先动筷子; 艺人后台忌坐椅凳,以戏箱代之; 旦角忌坐盔帽箱,小丑可坐任何箱,其他行当除装祖师牌位箱之外,也可任意坐。坐箱忌一屁股搭两只箱,说这会引起班内不和,事故多。忌男艺人妻子进入后台,万一发生此事,要在后台烧稻草解灾,说是艺人扮演神佛仙道和古人(鬼),女人来冲犯了鬼神,扮演者在台上会受伤或死亡。

绍兴目连戏是一种笼罩着神秘恐怖气氛的宗教戏剧形式,演员多以鬼的面目出现。演员时常担心表演时,会有真的鬼灵出现在台上,观众则时常怀疑自己座席的旁侧,正坐着不少鬼灵的身影,它们正与观众们一齐欣赏看戏,因此,目连戏演出气氛十分紧张和严肃,经常伴有很多禁忌,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在演戏或看戏时受到鬼灵的袭击或侵害。绍兴民间认为,只要在演戏或观戏时实现了这些禁忌,就不会触犯鬼神的利益,这样也就有效地保护了自己。

演员是扮演鬼神的成员,他们与鬼神最为接近,也最容易受到鬼神的袭击与侵害,因此演员在演出目连戏时的禁忌甚多。例如,在戏开演之前几天,演员每天都要沐浴焚香,还要禁房事,忌吃荤。扮演男吊、女吊的演员都有一条长舌拖于口外,这条口舌不可随便画上,一般都要等到戏开场之后,台上吹起目连瞎头,这时才进行画舌,此举称为“封嘴口”,因为画上舌头之后,扮演男吊和女吊的演员就不能再随便讲话了,必须坐在后台等着上场,要是这时开了口,就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如果一时忘记了这一禁忌,在演戏结束后必须烧纸进行忏悔。演员画舌后不能开口的习俗,反映了民间古老的鬼神禁忌观念,这种观念以为画了舌后的演员就成了真鬼灵,倘若开口,此时鬼灵还未脱身,就会使演员受到危险。扮演男吊和女吊的演员,不能站在露天,不能见太阳,即使是在野外广场上演戏,也要蒙上一张篷布。这大概是演员装扮成鬼灵后,亦即进了阴间,不能再见阳光。

观众虽然不像演员那样直接以鬼神的身份出现在台上,但是他们认为自己在看戏时,也会经常遇见鬼神,所以也得非常的小心谨慎。例如戏未演完,观众就不能回家,特别是不能邀人回家,因为人们认为如果看戏的中途回家,或者叫别人一同回去,这样鬼就会跟到家里,只有等鬼王扫了台后,台上的鬼魅已被除尽,这时回家就不用担心有鬼跟着了。

戏台道具在演一般戏时是不具有什么神性或魔力的,但是到了演目连戏时,戏台与道具就常常与戏中的鬼神力量结合在一起,这时就不能把它们视同一般之物了,故演出目连戏的道具也有不少的戒规与禁忌。舞台上使用的具器,如鞭、杆、刀、棍、枪等等都禁忌随便乱动,上场前要给这些兵器行礼,名曰“祭刀”、“祭叉”、“祭砌末”等。否则,台上要出事故。不遵从这些禁忌的人就不能吃唱戏这碗饭,要受到责罚。可见此类禁忌之严厉。

绍兴目连戏及其他古老的地方戏种,演出时所流行的各种戒规和禁忌,不但形式众多,而且意义复杂,有的为了敬神,有的为了驱鬼,有的为了免灾,有的为了祈福,但是所有的这些禁忌,主要的目的是为了 “消极地防御”鬼神的侵害,它们不像巫术那样对鬼神采取积极的控制办法,而是企图通过防范和回避与鬼神发生冲突而采取的消极措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