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本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后被佛教采用,也称为“佛寺”、“寺院”,指僧众供佛和聚居修行的处所。作为古代官署,寺自汉至清末一直存在,如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光禄寺等等。僧院以寺命名,肇自东汉。相传明帝时,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经书,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因鸿胪寺是当时掌管涉外事务的官署,故二僧人初下榻于寺内。次年,明帝命人在城西修建僧院,供二僧人居于其内翻译佛经,该僧院也就承二僧人初居之鸿胪寺名命名为白马寺。一般认为,这是中国的第一座佛寺。一座典型的中国佛寺,其结构通常是:(1) 山门。佛寺的外门,一般有三个门洞,比喻“三解脱”,故山门又称“三门”。门前塑哼、哈二将像。(2)天王宝殿。佛寺的第一道殿,殿中供弥勒佛像,四边安奉四大天王,各执琵琶、宝剑、龙蛇、雨伞四件宝物;弥勒佛像背后,是手执金刚杵、面对寺内而立的护法神韦驮的塑像。(3)大雄宝殿。寺院的主殿,供奉佛祖释迦牟尼,释迦佛像左右两边,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像,此三佛合称“华严三圣”。佛祖像后还有立侍的比丘像,为佛祖弟子。(4) 藏经楼。收藏和研习佛经的场所。以上四部分是佛寺建筑的主体,在殿、楼的两边还分别有一排矮屋,是僧众的居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