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尊师重教育后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尊师重教育后人

分类:【风俗文化】

客家人中的出类拔萃者,一旦进入仕途,青云直上,在政界、军界、科技文化界成为头面人物,则备受青睐。客家子弟的成功决不是得天独厚,命中注定,或机遇独钟、偶然拾取,而是他们的优异素质所决定的。归根结底,取决于客籍祖辈对文明教育异乎寻常的重视。学堂多是客家聚居地的一大特点。当年在广东梅县传教的法国神父赖里查斯,作为客家教育史的见证人之一,在他所著的《客法词典》中写道:“在嘉应州(今广乐梅县),这个不到三、四十万人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随处都是学校。一个不到三万人的城市,便有十余所中学和数十所小学,学生人数几乎超过城内居民的一半。在乡下每一个村落,尽管只有三、五百人,至多也不过三、五千人,便有一个以上的学校。因为客家人每一个村落都有祠堂,而那个祠堂也就是学校。全境有六、七百个村落,都有祠堂,也就是六、七百个学校”。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当时客家学校的数量确实多得惊人。客家学生给人的一般印象是上进心强,学习刻苦。从明清之季的考秀才,到以后的考大学,进而获取公费留学资格的学生比例,总以纯客家县份居多。这是因为客家先人南迁之前,在朝为官的书香望族占了相当数量,尊师重教的家风世代传承。南迁之后,落脚异乡,难免受当地土著压抑,有很强的危机感和竞争心理。他们深切体验到,自己的家族要在这人生险恶的夹缝中求取生存和发展,使子孙后代不至于沦落社会底层,进而引导他们回归因不可逆转的历史变迁而失去的“天堂”,惟一可靠的途径是尊师重教,重振家声。

石碧客家各姓继承了先祖尊师重教的遗风。他们在族谱《家范格言》中明确标榜:“振儒风,恢光绪,大家声。舍读书之子孰能耶?族中俊秀,有志上达之士,富厚者不俟仰给,则宜鼓舞以励其志。清寒者,要设法资助毋弃其材,使之行成名立。”明文规定了对家资殷实的学生予以精神鼓励,而对家境清贫者则提供资助,也就是公费劝学。各村、各姓宗祠进至各房都设下公田,收田租以供各房子弟读书之费,称为“学租田”。考得童生资格或考中秀才者,在乡中可参与议事,处处受族人尊重,还可一年两度领取俸谷,叫“吃学租”。如学租年收百担谷,一人中举独得,二人中举二一添作五,各取五十担,三人中举三一三十一均分,他人不得沾边。中举出仕为官者,乡里加额称庆,敲锣打鼓送行,未仕进者也可在乡中掌文笔、主诉讼,或开馆授读,当私塾先生。

私塾遍布各乡,大小宗祠、家庙都是学堂所在地,有的私塾就设在大户人家的客厅。私塾分“蒙馆”和“经馆”两种。蒙馆属初级学堂,进行启蒙教学,开课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增广贤文》进而读《杂记》、《孝经》等。经馆是高级学堂,另请高师授课,开讲《幼学琼林》,读“四书”、“五经”则从《论语》、《孟子》开始。每逢七月七日乞巧日,先生还外授些祭祖、婚丧喜庆礼仪,教写对联、礼帖、祭文、契约等应用文体,以应大小宗族活动、民间习俗、节庆礼仪之用。主要教材虽是正统儒学,但教学方法却也讲究因人施教,进度参差不一。所以聪颖者日新月异,愚钝者也亦步亦趋,日有所进。私塾无论大小,都是圣贤之地,都要设立圣坛,中供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神位,每日清晨塾师亲自燃香,初一、十五诸生带来香烛,跪拜供祭,执礼甚恭。学堂既是圣殿,师道自然庄严。那些经常背不出课文、写不出生字的“顽生”,戒尺打手心、放学留馆自是常有的事。捅了漏子或桀骜不驯者则处以罚跪之刑。体罚,尽管孩子们为之懊丧,父母是绝不敢吭声的,因为“严师出高徒”是古来圣训。

乡人视私塾为圣殿,视先生为圣人,趋之若鹜。孩子年满7岁,舅公就请木匠打造读书桌、椅一套,备下文房四宝,外公购置新衣帽和书包;外婆则精心缝制“双鼻鞋”。这“双鼻鞋”,鞋头绣着金虎玉凤,双脊直贯鞋腰,类似古代官靴,以祈望外孙穿着它,登上青云之路。一切都在慎重和喜庆的气氛中进行着,待诸物就绪,便择大吉大利之日的夜晚,备下丰盛家宴,请来私塾先生,推上首席,以行学子拜师之礼。席间,父母排出儿子生辰八字,选定逢单吉日送子上学。上学当日,三更天全家早起,孩子着“官妆”,喝一杯葱头水酒,带上寓意聪慧的一葱一蒜,由乡中一名文人或有福长者带领。五更天上路,朝学堂而去,途中以清静无人为佳。进了学堂,先拜孔子神位,再拜塾师,奉上礼盒中的葱酒菜肴,算是见面礼,而后方可落座就读。至于奉谷米为束修,端午送折扇、红包,年关送鸡鸭酒肉谢师,那就是父母的事了。父母们望子成龙心切,只要听到私塾中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就心里暖烘烘,脸上笑盈盈,感到有指望。

石碧里人继承客家传统古风,尊师重教,培育了不少才人杰士。他们血管里涌流着炎黄子孙的殷殷热血,脑海里深深烙印着客家祖先含辛茹苦、拼搏进取的顽强精神,不懈不怠,继往开来,永葆这支中华民族优秀民系旺盛的青春和生命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