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小功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丧服名。为五服之第四等。其服用熟麻布制成。为五服中次轻丧服。小功服丧期为五个月。凡本宗为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从兄弟及未嫁从堂姊妹,又外亲为堂外祖母、母舅、母姨等,皆服之。《仪礼?丧服》:“小功者,兄弟之服也。”《唐律》卷1《名例》“一曰议亲”《疏议》:“小功之亲有三:祖之兄弟,父之从父兄弟,身之再从兄弟是也。此数之外,据《礼》,内外诸亲,有服同者,并准此。” 丧服五服之次于大功者。小功谓丧服加工较精细而麻缕纤小,故名。刘熙《释名?释丧制》:“五月曰小功,精细之功小有饰也。”后以为服丧制度名。小功亦分为殇子与为成人二类。为殇子之小功服即《仪礼?丧服》所谓“小功布衰裳,澡麻带?五月者。”小功布较大功布为细,有十升、十一升、十二升者、以之为衰裳。“澡麻”谓洗除去其皮与污垢,以之为道进、带。其冠、缨布带亦已较细,鞋为常时所用而去其饰带者。服丧期五月,既虞卒哭之后不变易轻服。为成人之小功服,即(丧服)所谓“小功布衰裳,牡麻?即葛五月者。”此服既葬之后变麻?为葛,故云即葛。服小功丧者,饮食可素食,不饮酒。居可同常人,可言语谈论,但不事音乐。不必哭,有哀容则可。 古代丧服名。为五等丧服中的第四等级。由于此服衰裳所用之布,其缕虽粗于缌麻,但又比大功细致,故称 “小功”,以较大功而言。小功服亦分为殇小功服和成人小功服两种。殇小功服在 《仪礼》丧服篇中列于成人小功服之上,这是因为此服中叔父、昆弟等的下殇,其成人本皆为齐衰之亲,今因下殇,故降在小功,但其亲属关系实较成人小功为亲,且丧未成人者又无受服,故此服列在成人小功之上。据《仪礼?丧服》记载: “小功布衰裳,澡麻带?,五月者。” 只讲了殇小功的衰裳、经带、服丧月数,没有涉及冠、布带、屦,当是文略之故。据文献记载,殇小功服男女衰裳的形制均与斩衰相同,所异者只是所用的布的升数和缉边两项而已。殇小功服所用布的升数 (古时以升数表示布的粗细) 据《丧服记》、《间传》记载,为十升、十一升或十二升。此服稍加人工修饰,已涤去了麻布上的渍垢,比较洁细。其腰?不断根,而首?则断根,与成人小功同。腰?结束之法为屈所垂散麻上于至腰中,合而纠之以垂下。首?无缨。?带长短据斩衰丧服传: “小功之?,大功之带也,去五分之一以为带”,则首?围四寸六分,腰?围三寸八寸。至于小功冠制,则与大功以上略有不同。《杂记》上讲: “丧冠条属以别吉凶,三年之练冠亦条属,右缝,小功以下左。”郑注: “左辟象吉,轻也。”斩衰丧服传贾疏: “右缝者,大功以上哀重,其冠三辟积,向右为之从阴; 小功缌麻哀轻,其冠亦三辟积,向左为之从阳。二者皆条属,但从吉从凶不同也。”据此可知,小功以下因哀轻,其辟积之缝向左,这也是小功以下冠形制与大功以上冠形制的不同之处。制冠用布的升数与小功以下哀冠的升数相同。布缨为十升、十一升、十二升三等。殇小功服的布带形状也像革带。布带用布视其冠而定,十升、十一升或十二升。此服的屦为吉时所穿之屦,只是得去掉屦头上的饰物而已。妇女的殇小功服除衰裳形制与男子不同外,又无冠布缨,其余皆同男子。成人小功服,据《仪礼?丧服》 所载: “小功布衰裳,牡麻?,即葛,五月者。”此服与殇小功服有三点不同: 一是腰?首?皆断根; 二是有受服; 三是无税服。除此外其余制度均与殇小功服相同。在本宗族中,为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在室祖姑和堂姑、已嫁堂姊妹、嫡孙妇、兄弟妻、堂侄、侄孙、在室堂侄女和侄孙女、从堂兄弟、在室从堂姊妹穿此丧服。在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穿此丧。另外,已嫁女为曾祖父母、堂兄弟、在室堂从堂姊妹亦穿此丧服。服丧期为五个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