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南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小南海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南郑县牟家坝南10公里的青石关下。这里群山环抱,山青水秀,寺庙居于山坳之中。进入庙门,可见大殿三楹,院落五座,房舍54间。1966年扩建公路将庙宇拆毁,现重修三间大殿,规模较小。小南海左有大佛洞,内宽十余丈。大殿一侧,通向里海,一边有岸,海岸狭窄,海内穹顶高大,洞顶和石壁上的钟乳石奇形怪状。清人诗咏:“海本有源源难穷,不知竟与河源通?山足忽然开大孔,海水遂乃出其中。山势高耸水势雄,雪?波翻飞白龙。白龙一跃五十丈,怒卷海门出千重。”现小南海为避暑胜地,每年正月、二月、六月、九月都有庙会。 位于县城东南隅,是一处占地近千亩的风景区。小南海又称南湖。主要古建筑有观音阁、大士寺、准提楼,加之湖中三岛、石拱桥等,配以紫竹丛林、堤上垂柳、假山亭榭、古柏老藤、花卉草坪和湖内荷花,景观众多。大士寺系明代创建,处在一高台之上,寺内供大士像,故名。寺内有前、后两殿,以三座拱桥跨水连接,有九级佛塔一座。观音阁面阔五间,单檐歇山式建筑,琉璃瓦覆顶,宏伟壮观。明人李根茂曾有诗赞小南海曰:“湖边佛阁郁苔荛,携手寻春渡桥桥。渔夫临渊时举网,游人隔岸坐吹箫。西山雪尽催鸿阵,南浦烟浓入柳条。” 位于县城西75公里处,又名小瀛海。系清咸丰六年(1856)“壬子大地震”而形成。长十多公里,宽二、三公里,深处达70多米,因波涛激荡、浩瀚如海,故名。水中有朝阳、老鹳、月儿、牛背诸岛,或虬曲横亘,或??昂举,或如映水新月,或如卧波牛背,形态各异。水上水鸟嬉乐,舟船游弋,四岸山林拥翠,田畴连碧,人有“不异洞庭,近似蓬莱”之誉。 位于牟家坎南10公里的青石关下。群山环抱,林木堆翠。壁立双峰之下,有一深邃石洞。洞顶满布钟乳石,形态万千,奇妙异常。洞中流水汩汩而出,于峰前汇成巨池。池旁有寺院一座,内供观音菩萨。此地似南海普陀观音寺而形制偏小,故名小南海。其西南1.5公里处有一大佛洞,深邃无比。洞口3米,内宽40―50米,建佛殿一座。殿侧再向里可通里海,里海上方穹顶高大。清人诗云:“海本有源源难穷,不知竟与河源通。山足忽然开大孔,海水遂乃出其中。山势高耸水势雄,雪?波翻飞白龙。白龙一跃五十丈,怒卷海门出千重。”洞内石笋、钟乳等天然成景,争奇斗胜。今小南海一带已辟为旅游避暑区。每年二、六、九月举行庙会,人流如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