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少数民族葬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少数民族葬俗

分类:【中国民俗】

回族土葬、速葬。即早亡午葬,晚亡次晨葬,最迟不能过三天。一般年轻人死亡,要当天葬(指有父母在世)。老人“满意胎”(尸体),不能超过三天。葬前由死者的儿子选定埋葬地址,挖坟坑。埋葬种类有“偏呐”和“窜呐”两种。“偏呐”即先挖长七尺、宽四尺、深七尺左右的南北向“子坑”,然后在“子坑”内西侧,掏长六尺、宽二尺、高三尺的洞。埋葬时,洞内四壁挂上“四围”(即用写有经文的白布,罩住洞的四面和上面)。放尸体时用幔帐罩住,表示不露天,放入尸体后掀开尸体脸面,让其面朝西,以示归主,封住洞口;填平“子坑”堆成方形坟头,坟头上留“升子底”形土块。下埋几人,留几个土块。“窜呐”即在“子坑”内北边,掏长六尺、宽两尺、高三尺的洞。其他与“偏呐”做法同,均不用木料。用木料者,一种叫“棚板”,一种叫“榻棚”。“棚板”的做法是:做成长五尺二寸左右的木板数块,以盖住“子坑”为准。板下做一个框架,埋时即在“子坑”内挂上“四围”,放入尸体,掀脸面西,盖上“棚板”,即可封坟。“榻棚”即“棚板”下的四壁都是木板,埋葬方法同前。

人死以后,要请阿訇宰牲,叫“宰倒头羊”,穷家可宰鸡。尸体用盖布盖住,放在屋正中用吊帐挡住。内由妇女和近人守灵。男子在屋外守灵,接待男吊孝人;妇女在屋内守灵,接待女吊孝人。

殡葬前,先由宗教人士将尸体放在板上“净身”、“穿布”(用白布按规定裹住尸体),然后将尸体放在木托上,用经匣盖住。由阿訇站“展那在”传经,即宗教仪式。完毕后,抬出经匣,放在事先备好的架子上即可出殡、埋葬。葬后七天内,每天黎明和晚上,妇女都在屋内哭一场表示悼念。每天晚上男人要去坟上守坟。

纪念亡人叫“做事”。即人死后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三年、十年,都要“做事”纪念。“做事”时,要请阿訇开经宰羊。开经后,孝子和亲属要跟阿訇一起去“走坟”。妇女早晨和晚上在家要哭一场以示悼念。“做事”时做油香送给亲人、邻居,近亲加送菜和馒头。亲友给“做事”人家送白面、香油、鸡等以示资助。

满族葬俗。忌讳在西炕或北炕上死人。人死后不走门,而从窗户抬出。一般实行土葬。满族人死后用棺木盛殓,棺材起脊。丧家挂红幡,设杆高悬,立于门前。老人故去之后,长子要在左邻右舍门前磕孝子头,以求在出殡时得到帮助,同时表示对老人的孝心。满族人的孝服为白色,特点是“不穿大孝,不穿接年孝”。孝服是男子腰系白带,女子戴白布包头。葬后埋厚土,起坟头。三天圆坟,过周年烧孝包袱缅怀死者。现在,在城镇土葬已改为火葬。

蒙古族葬俗。人死后运尸于山顶旷野,任鸟兽啄食。三日后如无鸟兽啄食,就认为死者罪孽未除,要请喇嘛念经,直到啄食完。富者火焚其尸,请喇嘛诵经,拾骨碎成灰,和以麦粉制成饼形,收入灵塔或送往山西五台山。亦有依汉俗用棺木埋葬者,但不多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07:26